2023年
四月刊 | 一月刊

2022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21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20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19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18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17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四月刊 | 一月刊

2016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四月刊 | 一月刊

2015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四月刊 | 一月刊

2014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13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12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11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10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9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8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7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6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5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4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3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2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1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0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1999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1998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1997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1996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1995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1994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1993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1992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1991年
九月刊 | 七月刊 | 五月刊
三月刊 |
一月刊

1990年
十一月刊 | 九月刊 | 七月刊
五月刊 | 三月刊 | 一月刊

1989年
十一月刊 | 九月刊 | 七月刊
五月刊 | 三月刊 | 一月刊

1988年
十一月刊 | 九月刊 | 七月刊
|五月刊|三月刊 | 一月刊 |

1987年
十一月刊 | 九月刊 | 七月刊
五月刊

1986年
十一月刊 | 九月刊 | 七月刊
五月刊 | 三月刊 | 一月刊

1985年
十一月刊 | 九月刊 | 七月刊
五月刊 | 三月刊 | 一月刊

1984年
十一月刊 | 九月刊 | 七月刊
五月刊 | 三月刊 | 一月刊

1983年
十二月刊 | 十月刊 | 八月刊
六月刊 | 三月刊 | 一月刊

1982年
十二月刊 | 十一月刊 | 十月刊
九月刊 | 八月刊 | 七月刊 | 六月刊五月刊 | 四月刊 | 三月刊 | 二月刊 | 一月刊
1981年
十二月刊 |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禱告會

芬尼

  「我又告訴你們,若是你們中間有兩個人在地上,同心合意的求甚麼事,我在天上的父,必為他們成全。」 ( 太十八 19)

  現在我要談到公禱,亦即 -- 由兩人以上聚集在一起的禱告。這一類的禱告會,自主耶穌的時代開始就一直非常普遍,神的子民只要享有禱告權利時,他們就會養成聯合祈求的習慣。目前我不討論作法的適切性,不打算討論公禱的義務性,也無意討論兩位基督徒同心合意祈求任何祝福,是否就必得著的問題,我的主題只是談論禱告會本身所著重的:一、禱告會的宗旨,二、主持禱告會的方法,三、幾種會妨礙禱告會的事。

  禱告會的宗旨

  一、集合許多人一起同心合意禱告的第一個用意是促進基督徒之間的合一

  在教會中沒有別的比禱告更能團結聖徒的心,因為當他們在禱告中彼此傾心吐意時,他們也就更能彼此相愛。這種在合一和互信裡的屬靈代求,對教會的興旺是極其重要的,假若基督徒已養成了聯合禱告的習慣,他們必然能彼此聯合,因為他們之間的彼此埋怨和分歧會藉著同心合意的祈求而消除。若是你能使會眾確實地在禱告中合一,那麼清除隔閡的工作已大功告成。

  二、傳佈禱告的靈

  按著神有效施恩的原則和我們被造的本體,我們是能夠彼此體諒和交通的。舉例來說,一位傳道人,就時常可能將自己的情感有如吹氣一般的灌注給他的會眾。那感動他心的聖靈如何使用他所傳的道來影響他的聽眾,同樣地也使用他的情感來影響他們。所以,我們說,神也是使用基督徒的情感的。在公眾禱告會中,與俱有祈禱之靈的人聯合,是我們得著祈禱之靈最有效的辦法 -- 除非這位祈禱者走得太前面,有可能使他的禱告受到其餘人的排斥。但,如果他們不是太落後,以至於傾向反抗和抵擋,那麼他的禱告就必使他們甦醒。此時,只要他們的感覺在性質上接近,他的靈就會在他們當中點燃焚燒並傳佈到四周所有的人身上。如此,當教會中有一個人得著禱告的靈時,他就會喚醒整個教會,把相同的靈傳遍全體,使得一種一般的復興接踵而來。

  三、禱告會的另一個大目的是推動神

  在此,我並不是說禱告可以改變神的心意和觀感。正如我在前一篇講章所說過的,當我說到「推動」神時,我的意思不是說,禱告可以改變神的旨意;而是說 -- 當基督徒獻上正確的禱告時,他們才能進入適合神施加祝福的心態。因為只有在此時,他們才算是預備好,可以接受祝福。神之所以賜福與人,因為他是永不改變,總是隨時樂意施憐憫與人的。如此,只要信徒們能聯合起來,盡本份的禱告,神就必會打開天窗,傾倒下祂的祝福,直到無處可容。 ( 瑪三 10)( 註 ) 。

  註:約拿單.愛德華滋 (Jonathan Edwards) 曾說:「當神要為衪的教會成就大事時,他命定在成就這工作前需要衪的百姓有特別的禱告。正如以西結書第三十六章三十七節所記,『主耶和華如此說,我要加增以色列家的人數,多如羊群。他們必為這事向我求問,我要給他們成就。』聖經啟示我們,當神要為衪的教會成就大事時,衪必先明顯地將施恩和叫人懇求的靈,澆灌下來。 ( 亞十二 10 :我必將那施恩叫人懇求的靈澆灌大衛家和耶路撒冷的居民。 ) 假如我們要把惡者從一個人身上趕出去,就必須先有特別的禱告 -- 就是禁食禱告;那麼我們要從一地或世界把惡者趕出去,若沒有特別的禱告更是不可能了!我認為神的百姓在這地上有三種責任要履行,那就是禁食、禱告和工作。」

  芬尼本人曾受到愛德華滋很大的影響。他首次在 尹肯教授家中讀到這篇文章,尹肯說:「芬尼常非常興奮地提到這個信息。」

  四、禱告會的另一個目的使罪人知罪並悔改

  如果禱告會主持得當顯然特別能夠產生此種效果。因為當罪人一聽到基督徒在禱告時,他們就很容易嚴肅起來。任何地方只要有禱告的靈存在,罪人總會感覺到。有一位很不虔敬的普世得救論者曾經談到某傳道人說:「他的講道我還可以接受,但是當他禱告時我就害怕 -- 好像神正在逼近我。」如此,罪人時常會因聽見信徒的禱告而感悟自己的罪。一位很有才華的年青人也提及某位牧師,他在悔改前曾強烈的抵擋這位牧師。他說:「當牧師一開始禱告時,我就會開始覺得有罪;並且如果他的禱告拖長一點,我便感到無法抗拒基督。」因此,只要基督徒一開始盡本分禱告,罪人便會立刻知道他們在禱告,並開始感到害怕。也許,他們並不瞭解什麼叫做屬靈的氣氛,因為他們對此亳無經驗;但是當信徒獻上這種禱告時,他們總會覺察到其中大有內涵,他們知道神就在其中,並被這種禱告帶到神面前,使他們感到可怕的嚴肅氣氛,甚至無法忍受。此外,禱告不僅最能使罪人的心產生強烈的感覺,當基督徒憑信心禱告時,它還能讓神的靈澆灌下來,使罪人融化,就地悔改。

  帶領禱告會的方法

  一、以讀一小段神的話來開始,時常有很好的效果

  尤其是當領會者能記起任何適合於當時的目的或場合,並感人切題的經文更好。如果他實在沒有合適的經文可用,就最好根本不用讀經;務必不拘泥於形式。將神的話硬拖進來,湊成禱告聚會的一部份,這是對神的不敬。在聚會前讀到偏離主題的經文效果並不好。有些人認為在聚會前總要讀完一章聖經,不管這經文是否太長或內容繁複。這種作法是不明智,且無法令人產生印象。正如一位傳道人在講道時,原只想某些特定的真理刻劃在會眾心中,但他卻選擇了一整章的經文做他的根據。禱告會的目的是把基督徒帶入重點,去為明確的目標禱告。在廣大的範圍漫無目標的遊蕩,只會破壞這個目的。

  二、較合宜的做法是:領會者當說些簡短恰當的話,著重於解釋禱告的性質,鼓勵眾人禱告並把將要禱告的目標直接帶入與會者的心中

  一個心思不能集中的人是不能禱告,正如他不能做事一樣。因此領會者當注意這點,要把人們來禱告的目標呈現在眾人眼前。如果人們是為了某一目標來禱告,他必須把這目標提出來。如果他們無所為而來,那麼他們最好回家。假如他們在世上沒有什麼要禱告,卻留在禱告會,假裝禱告來戲弄神,那是亳無益處的。

  當他敘述目標之後,也當提出一些應許和原則,作為鼓勵期待禱告得答應的根據。如果有任何神的保守、應許或治理的法則足以作為信心的根據,他可以提醒眾人。不要讓大家隨便禱告,卻不知有任何確實的理由做為期待答應的根據。禱告會大多成就稀少的一個理由,是因為人們太少在這一點上有操練。但是,當人們聚集禱告時,他們並不尋求確實的基礎做為他們信心的根基,只是滔滔不絕的禱告,從未明白,也不在乎他們是有理由期待禱告的答覆。如果他們將要禱告的任何事,在信心的根據上可能有任何疑問和錯誤;應該把疑問和錯誤提出來,當這些問題解決後,他們便能相信自己的禱告將蒙垂聽和答應。顯而易見的是,除非如此行,我相信有四分之三的人將不曉得自己在禱告會中做什麼,也沒有期望禱告得答應之根基。

  三、無論在何處,在指定人們禱告這件事上,最好讓大家順其自然較好

  如果禱告會進行順利,最好讓那些最想禱告的人禱告才是。因為有時,甚至那些平常最屬靈、最合適被指定禱告的人,可能是不合適的,因為他們當時可能心情冷淡和愛世界,如果讓這些人禱告只會使禱告冰涷下來。但,如果讓那些想禱告的人禱告,就可以避免這種情況發生。但是這種方式常不容易進行,特別在大城市裡,禱告會很可能被那些漫不經心禱告的人打岔。還有那些狂熱者,假冒偽善或受仇敵所攪擾,因為這些人只會製造噪音。然而,在大多數地方,這種方式是可以相當順利進行,就是把禱告會交在神的聖靈手中,讓那些想要禱告的人禱告。如果領會的人看見有任何要糾正的地方,他要率直並善意地指正,然後讓禱告繼續進行。只是他要小心酌量說話的時間,才不致打斷禱告的感覺,使聚會冷淡或把人們的心思轉離正題。

  四、如果需要指定人來禱告,最好先指定那最屬靈的人來禱告

  例如你不認識他們的情形,那麼你自然可以擇選你認為最「活」的人來禱告。若是那些較屬靈的人先禱告,他們將會把禱告的靈傳遍聚會,並提升整個聚會的光景。反之,如果你指定那些冷淡和無生氣的人來禱告!他們必定散佈冰冷的氣氛。一個有功效的禱告會唯一的希望是,教會中至少有一批人是屬靈的,並且這些人能夠把禱告的靈供應與會的其他人。這就是我為何指出最好時常讓禱告會順其自然進行的原因。因為那些最有感動的人,容易有機會先禱告並能使禱告會更具生氣。

  五、每個人的禱告應該非常簡短

  如果有人禱告得很長,只因為他們以為自己是會眾唯一的出口。如果他們的禱告冗長沉悶,環遊全世界,為他們所能想到的每一件事禱告,會眾無法與他們同心,使得他們不能在禱告會中合一。通常在聚會中禱告得很長的人,並非因為他們有禱告的靈,而是因為他們缺乏禱告的靈。有些長篇大論地禱告,在禱告中講論神的所是和所為或在禱告中講論整個神學系統。有些人在勸勉別人,直到每個人都希望他能立刻停下來;無可置疑的,神也希望他能停下來。在禱告上,人們應該抓住要點,為他們所要來禱告的事禱告,而非隨從自己愚昧心思的幻想環遊世界,漫無目標地禱告。

  六、禱告會的每一位當為某一目標明確的禱告

  每人各有禱告的目標是好的,有時有兩三個人為同一件事禱告或是各人有不同的目標均可。如果禱告聚會是專為某件特別的事而有,最好讓全體都為那件事禱告。若是目標比較籠統,那麼就隨各人負擔。選擇自己禱告的題目。舉例說,有一位特別想為教會禱告,就讓他禱告:若是下一位也覺得要為教會禱告。他也可以禱告。但,也許下一位覺得要為罪人禱告,就讓他禱告,當他禱告完了,就要讓他停下。每當有人受到深深的感動時,他總是對某件事有特別的感覺,他若為那事禱告必能將他心中的負擔傾洩出來,當他說完了之後,他必自動停止下來。

  七、如果在聚會進行中,必須變更禱告的目標時,這時領會的人要提出來,並用簡短的話加以解釋

  如果禱告的目標是為教會,或為退後之信徒,罪人及異教徒,主持的人要加以說明,然後把它擺在眾人面前,先讓他們深思並有深深的感動,然後再禱告。他要提醒他們,禱告之信心是祝福的根據;如果必要時,要帶他們進到神的寶座前,讓他們抓住神的手。這種做法是根據信徒的心態。因為當信徒真有意為任何事情禱告時,在私禱中總是為自己求,所以在禱告會也可能有這種情形。

  八、充份利用禱告會的時間,這是很重要的,不要留下太長的靜默,因為這會造成壞印象並使聚會下沈

  我知道教會有時有默禱的時間,但是遇到這種情況,主持的人要告訴眾人默禱,以便所有的人知道他們為何靜默。在禱告會中,有幾分鐘全體靜默,定睛仰望神,時常有最大的功效。這與因為沒有人禱告而長時間沉默是有極大的區別。因為在這種沉默中,每個人都會感覺到有一種如死亡的霧氣,籠罩著聚會。

  九、禱告會中,帶領聚會的人應該催促與會的罪人立刻悔改,這是特別重要的

  他也要迫切鼓勵與會的信徒有相同負擔的禱告,使在場的罪人覺得人們希望他們立刻悔改。這種禱告能夠激發信徒對靈魂的憐憫和愛心,為罪人的禱告常像火一般傾倒在信徒的心中,喚醒他們努力為未得救者的悔改禱告。使信徒看見並感覺到罪人正活在罪惡和危機中,因此他們必定起來為罪人禱告。

回目錄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