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
四月刊 | 一月刊

2022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21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20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19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18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17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四月刊 | 一月刊

2016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四月刊 | 一月刊

2015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四月刊 | 一月刊

2014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13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12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11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10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9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8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7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6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5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4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3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2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1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0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1999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1998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1997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1996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1995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1994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1993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1992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1991年
九月刊 | 七月刊 | 五月刊
三月刊 |
一月刊

1990年
十一月刊 | 九月刊 | 七月刊
五月刊 | 三月刊 | 一月刊

1989年
十一月刊 | 九月刊 | 七月刊
五月刊 | 三月刊 | 一月刊

1988年
十一月刊 | 九月刊 | 七月刊
|五月刊|三月刊 | 一月刊 |

1987年
十一月刊 | 九月刊 | 七月刊
五月刊

1986年
十一月刊 | 九月刊 | 七月刊
五月刊 | 三月刊 | 一月刊

1985年
十一月刊 | 九月刊 | 七月刊
五月刊 | 三月刊 | 一月刊

1984年
十一月刊 | 九月刊 | 七月刊
五月刊 | 三月刊 | 一月刊

1983年
十二月刊 | 十月刊 | 八月刊
六月刊 | 三月刊 | 一月刊

1982年
十二月刊 | 十一月刊 | 十月刊
九月刊 | 八月刊 | 七月刊 | 六月刊五月刊 | 四月刊 | 三月刊 | 二月刊 | 一月刊
1981年
十二月刊 |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事奉聚會

司提反

   「我在他兒子福音上,用心靈所事奉的神,可以見證我怎樣不住地提到你們。」(羅一9)

  「並藉著我們在各處顯揚那因認識基督而有的香氣。」(林後二14)

  基督徒的事奉是心靈的事,是藉著認識基督所產生的屬靈影響力。倪柝聲弟兄曾說:「一切真實的事奉,必須是以認識祂自己為根據。在這些日子裡,力量的秘訣,乃是相信神的靈同在。要在外面向神活,唯一可能的方法,是先在心靈裡向神活。」

  個人的事奉是根據自己的屬靈經歷和內在聖靈的感動及負擔。任何教會的服事工作,包括傳福音(個人傳、團體傳),基本的條件乃是:事奉的人必須是一個 「活在與主交通」的人,生活中必須有聖靈的教導、管教和引導,即葡萄樹的枝子是接在樹上的,如此基督才能成為他的力量,他的事奉才有聖靈的同在和印證。其 次:事奉的能力是根據對基督活的認識。由此看來,一位不在裡面渴慕追求,不能在生活上實際經歷基督的人,是無法從事「心靈的事奉」。

  故此,教會同工聚會,首要的內容是:同工們屬靈的追求和生活相顧的交通。因為唯有建立個人正常的追求生活,才能進入身體的事奉。同工們對主渴慕的追求及交通是「合一」的道路,只有當基督成為同工個人的中心,祂才能成為團體的中心,除此外沒有真實的合一。

  事奉的方向是根據同工個人與主交通中所得到的,不是公開討論的結論。所有團體的負擔,是建立在個人直接從主的領受,同 工們的交通不過是彼此印證主在個人內心的感動。所以,若要有同一腳蹤及行動,必須依靠交通及等候聖靈給同工們有一樣的感動。故此,尋求及禱告,是同工聚會 最大的學習。

  再者,事奉的內容是根據,事奉對象的屬靈需要,按其靈程及生活環境,按時分糧。事奉不單要照顧福音朋友、初信者、軟弱信徒的需要,更要注意同工們的造就。教會同工缺乏追求及造就,是今天教會最大的致命傷。

  最後,事奉的能力是根據:同工個人及團體在禱告中的能力,尋求聖靈能力的澆灌是事奉成功必須要的。事奉的代價:肉體受苦捨己,是愛的動力。死在我們身上發動,生才能在別人身上發動。(參林後四12)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