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
四月刊 | 一月刊

2022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21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20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19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18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17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四月刊 | 一月刊

2016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四月刊 | 一月刊

2015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四月刊 | 一月刊

2014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13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12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11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10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9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8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7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6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5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4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3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2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1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0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1999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1998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1997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1996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1995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1994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1993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1992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1991年
九月刊 | 七月刊 | 五月刊
三月刊 |
一月刊

1990年
十一月刊 | 九月刊 | 七月刊
五月刊 | 三月刊 | 一月刊

1989年
十一月刊 | 九月刊 | 七月刊
五月刊 | 三月刊 | 一月刊

1988年
十一月刊 | 九月刊 | 七月刊
|五月刊|三月刊 | 一月刊 |

1987年
十一月刊 | 九月刊 | 七月刊
五月刊

1986年
十一月刊 | 九月刊 | 七月刊
五月刊 | 三月刊 | 一月刊

1985年
十一月刊 | 九月刊 | 七月刊
五月刊 | 三月刊 | 一月刊

1984年
十一月刊 | 九月刊 | 七月刊
五月刊 | 三月刊 | 一月刊

1983年
十二月刊 | 十月刊 | 八月刊
六月刊 | 三月刊 | 一月刊

1982年
十二月刊 | 十一月刊 | 十月刊
九月刊 | 八月刊 | 七月刊 | 六月刊五月刊 | 四月刊 | 三月刊 | 二月刊 | 一月刊
1981年
十二月刊 |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禱告與虔誠

勞威廉

   我們的救主現在正在神的右邊,替我們代求。有了這個認識,應該可以激發我們禱告。當我們禱告時,我們就是在地上做基督在天上永遠為我們做的事。由於我 們的禱告只有靠著耶穌基督的救贖之功方得蒙神垂聽,因此當我們記念基督的名和祂救贖的工作時,我們向神的禱告自然成就,毫無攔阻。

禱告可視為虔誠

  公開與私底下出聲的禱告或只是一種心靈的祈禱,都可以視為虔誠。外在的虔誠必須從內裡的虔誠發出,才具有價值。而所謂基督徒須不住的禱告,指的是內在的景況,我們不可能每時每刻都出聲禱告。同樣,我們只有在某些時候才表白我們的信仰,但我們的信心卻是隨時隨在的。

  我們可以從神的本性和人的本性中尋得禱告的理由。神是快樂的唯一泉源;人卻是軟弱的,有許多的需要。而禱告就是向眾樂之源的神作發自內心的籲求和仰 望。那最了解自己軟弱的,並相信神的大能能除去悲傷的人,就成為禱告最迫切的人。我們必須先認識自己,最後才能被禱告的靈充滿。當我們看不見自己的渺小, 神的偉大,或以為可以從神以外尋得歡暢時,我們已不復虔誠的光景。這時我們只渴望得到感覺反應給我們的需要。當我們愈不感覺自己的貧乏,對神的扶助也愈不 熱衷。

  有時候,我們要求別人要更迫切的禱告。這和要求別人快樂或悲哀相比較,二者是一樣的。人的喜怒哀樂,是根據他對自己環 境的評估而定。如果他們認為一切都順利,他們自然很高興;如果他們覺得事與願違,他們就會悲傷;如果他們認清自己生活的空虛,他們自然會開始迫切禱告。通 常人處順境不易悲傷,處困境不易喜樂;對生活滿意就不會渴慕神。

  假設你叫一個人離開一場豪華的宴會,到隔壁房間去餓半個小時,然後再回來飲宴。你要他好好體會一下饑餓的感覺。

  他可能照你的話,進入那忍饑的房間,他甚至可能坐在那裡舔了半小時的嘴唇。但是這個人並不是真餓。為什麼呢?因為剛離開一場宴會,而且馬上又要回去,這一切均足以痲痺一個人的胃口。

  這正是大多數基督徒的光景。他們永遠在享受盛宴--樂趣和滿足的盛筵。而後他們又從聖經中知道要渴慕神,以神為他們唯一真正的滿足。但是他們的胃口早已痲痺。如果有人為自己無法時常渴慕神而感到困惑,他應該想想這個可能的理由:他已經飽了。

  許多人很願意迫切禱告,因此讀了關於禱告的書,希望更能培養出禱告的情緒。但是他們忘了採取使人能迫切禱告的唯一可行 的方法:即改變他們的生活,這又必須包括斷絕一切對屬世樂趣的追求。我們不能過某種方式的生活,同時又用另一種方式禱告。這正如一個期待成為運動員的女 人,以為只要閱讀體育書籍,心裡如此希望就能達到目的一樣。

  茱莉亞習慣在禱告中承認自己是罪人。她經常引用的經文是「我也知道在我裡頭,就是我肉體之中,沒有良善。」(羅七18)然而茱莉亞無法忍受別人指出她的缺陷。我們還需要什麼證據,證明茱莉亞的禱告不真誠嗎?如果一個女人承認自己瘸腿,她應該不會對想幫助她的人動怒。

  信仰的虔誠正如其字面,意指對神虔誠。一個虔誠的靈魂會經常以其愛、信任、希望、喜樂的屬性去仰望神。事實上,一個人並非得屢屢告誡才能達到虔誠的地步。請看以下幾段激勵人心的經文:

  「但我們知道主若顯現,我們必要像他;因為必得見他的真體。」(約壹三2)

  「我們既有屬土的形狀,將來也必有屬天的形狀。」(林前十五49)

  「願頌讚歸與我們主耶穌基督的父神!他曾照自己的大憐憫,藉耶穌基督從死裡復活,重生了我們。」(彼前一3)

  「他要按著那能叫萬有歸服自己的大能,將我們這卑賤的身體改變形狀,和他自己榮耀的身體相似。」(腓三21)

  這些真理,如明光照亮了那願為神化作愛之烈焰的靈魂。想要虔誠度日的秘訣就是不住的思想這些真理,好使我們這些小小的不安和自私的慾望,都被對未來榮耀的渴慕所吞沒。

  這種虔誠正是經文中所說的,行事為人是憑著信心,不是憑著眼見。讓永生裡那些未見之事,引導決定我們今生的盼望。這種虔誠會讓我們熱衷於禱告;反過來說,我們禱告也更能激發我們的虔誠。

  喜愛音樂的人想聽音樂會,音樂會提高他們對音樂的鑑賞能力。盼望與神同在的人自然會禱告,禱告也大大增添他們在神裡的喜樂。從我們每日的行事為人,可以判斷我們禱告的真誠與否;從我們禱告迫切的程度,也能推斷我們行事為人的大概。

  有些人以為我們只需要作一些短時間的禱告;但聖經中強調恆久禱告的次數,幾乎與強調禱告本身的次數相等。耶穌引用不義的官的比喻,就是為了教導他們 (門徒)要「常常禱告,不可灰心。」(路十八1)保羅不只命令我們禱告,還要我們「不住的禱告」(帖前五17)。保羅又在歌羅西書第四章二節中指出:「要 恆切禱告」。

延長禱告的時間

  沒有人規定一個人應該禱告多久。但是每天只禱告十五分鐘或更短的人,是絕對吃虧的。生活中的掛慮以及各種讓我們分心的事物,使我們或多或少難於達到虔 誠的地步。如果我們禱告的時間再短的話,則往往我們虔誠之心尚未生發,禱告卻已結束。通常我們必須先花數分鐘時間集中思想,然後才能專心於手邊的事務。較 長時間的禱告能使我們的心思從容擺脫世俗的掛慮,並使我們的意念活絡起來。

 v所有的基督徒在禱告時都會有無法專心的情形。我們滿心想專注在一些屬靈的思想上,然而思念卻往往逸散開去。因此,可以想見的對策,就是延長我們禱告的 時間,讓我們四處浮盪的心思有機會歸回本位。一個禱告總是很短,又老是在倉卒情況下禱告的人,可能禱告了一輩子,還經歷不到什麼是真正的虔誠。如果一個人 在開始禱告之前,能先想想禱告是什麼?他要禱告些什麼?他向誰禱告?他的心思一定會更加虔誠。我並不是認為這麼做,或採用其他方式,可使禱告更具有果效, 這只是說明欲達虔誠,是有途徑可循的。

  有兩種心境,特別有助於認識我們自己,並幫助我們過虔誠的生活:一是我們最能潛心禱告的時候,一是我們最不想禱告的時 候。回想上一回你享有一段真正有果效禱告時的情景。那時的你處於何種情況下?那時你一直在做些什麼?你當時有那些想法?如果你找得禱告有果效的原因,其他 時候你也可能如法提昇你的虔誠。如果你將推動你禱告時間的因素記載下來,供日後偶而回顧,你將發現你的努力已得到可觀的報酬。

  同樣,在另一方面,回想你上一次禱告受攔阻的情景。當時你腦海中有那些想法?你做了什麼,或想做什麼?你特別感到那些 情緒?如果你找得出是什麼因素攔阻你的禱告,你就能儘量避免。如果是某些想法或原因攪擾你的心,使你無法禱告,你該知道這該是調整你生活的時候了。凡願意 每天向神而活的人,應該時刻謹防足以消沉我們心志的事物。

  經常的長時間禱告促成靈性的成長。在禱告中,我們的信念得以更新,我們的心思蒙光照,我們的心得以堅固。禱告的益處, 不單是蒙神垂聽,並且禱告也能改變我們。一些主張短禱告即足夠的人聲稱,神不需要聽我們談論自己生活的長篇大論禱告。確實不錯,神不需要聽;但我們需要。 不多的禱告即可感動神,但是有大量的禱告才能感動我們自己。

  如果當我們第一次向神求的時候,神沒有立刻給我們回應,而要等到日後才給,這並非我們的禱告改變了神,而是禱告改變了我們自己,使我們準備好接受神的 恩典。禱告最有效是在我們一一陳明我們的需要和缺陷之時。當然神毋需我們事事通知祂,這麼做乃是為了提醒我們自己所處的環境。所有的想法逐一裸陳出來時, 就好比讓我們的生活在鏡子前經過,神的光照在鏡面上,讓我們看清自己。

具體的懇求

  不要以為籠統的承認自己是個罪人就夠了,此舉充其量只能說明你是個人,因為所有的人都是罪人。要把你的罪一樣一樣掀開來。藉神的光來看自己的罪,將足以感動你改正你的生活行為。不要一味禱告求神「施恩使我更好」,要求聖靈在你最軟弱不足之處幫助你。

  明確的舖陳,使我們的禱告更為具體真實。一個以籠統的言辭,向神求謙卑的人,可能以為自己真的渴慕謙卑,但是一等他開 始求在各種特殊情況下所需的謙卑時,他可能就會發現,原來自己對謙卑的渴慕並非那麼強烈。如果他在禱告中關懷一些靈性貧乏的人,他可能因此發現,自己實在 不希望落入那種光景。欲知我們祈求擁有品德的心是否真誠,唯一的方法就是在各種明確的特定情況下祈求。

  如果一個貪心的人每天祈求神挫敗他想變得更富有的意圖,那麼將會有兩種可能的情況發生:貪心占了上風,這人停止禱告;或是禱告居於優勢,這人不再貪心。如果此人每天逐一列出他賺錢的計劃,再祈求神挫敗這些計劃,那麼這人就不可能繼續貪心下去。

  任何人只要是真心迫切的希望靈命增長,藉著禱告將必定能達到目的。大多數人都不太了解自己;但是當我們在禱告中,將我們的生命向神敞開時,我們就能夠認識自己。

  容我再多說一句:學習真正去禱告的人,就等於是學到過聖潔、快樂生活的最大秘訣。神知道我們的本性,祂能供應我們的需 要,祂是安慰與補給的永恆泉源。祂以平安、喜樂的盼望充滿我們的今生,又要在永世中賜下永遠的快樂。一個心被神充滿的人,是活在人類快樂的巔峰之上,而遙 遙遠離那些攪擾世人的諸般苦惱。 

摘自:論基督徒的完美.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