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2023年 |
屬靈的操練 史古鮑 這本書是蓋恩夫人屬靈操練的指南。因為她曾說:「我所讀過論到裏面屬靈情形之書籍,我從來沒有看過,所讀的只有法蘭西斯傳、效法基督(金碧士著),屬靈的爭戰(史古鮑),還有聖經。」 一、悟性的操練 不倚靠你自己,全倚靠神,為作靈戰是必須兵器。然而,若僅有這兩件,則不但不能得勝的,且有陷入眾多別種罪惡的危險。為此緣故,還要緊加用第三樣兵器,這就是「屬靈的操練」。為此我們要往下來交通。 我們所說的「操練」,首先當行的,是「悟性」與「意志」上當實行的操練。對於「悟性」,普通說來,有兩件易使悟性昏昧,而加緊勉力提防的事。 第一件是「無知」。無知使悟性昏昧,阻擋悟性得見自己的真正對象,就是「真理」。在悟性上當作的操練,是要給悟性加上亮光,加上充足的亮光,因以灼見,為克除偏情(註:偏差性情),為操練各種德行,該當如何行事。為得著如此的亮光,有兩個法子。 第一個法子,並且最重要的法子就是「禱告」。該當懇求聖靈賞賜亮光,射入我們內心;如果我們全心尋求神,作我們惟一的所愛,並願單單遵行祂的旨意,又果能在各樣的事上,常謙卑順服我們聖靈的光,我們所求的亮光必將降臨。 第二個法子,是勉力在各等事工上,誠心正意的思量審察,務要按著聖靈的見識‧判斷何者為善、何者為惡。我們評量事理之時,不該單看事理的外面,或事理在我們感官上發生的效驗,更不該按著世界的眼光作判斷。 思量慎審的工夫,若果行得適當,則可把我們從昏愚而敗壞的世界之所愛所貪的,並那世界以各樣的方法,各樣計謀所得著的一切,一切都看作是虛無空洞,欺哄騙人的事。我們藉此靈光要看見世上的光榮、快樂都是虛假的,都是使人心靈苦悶的因素。務要看見世上的輕慢凌辱裏面,正隱藏著真實的光榮,世上的憂苦患難中,正隱藏著心中的歡樂;要看見寬恕仇敵,以德報怨,可使人在神前增高價值,相似神;輕看世界比作世界的王子,更高尚。因愛神的緣故,甘心聽從至卑受造之物的命,比給君王諸侯們發命,更高、更榮耀;謙認自己的卑微,比博學廣聞更有價值。末了,我們看見戰勝自己、克制自己的偏情,雖是最微小的偏情,卻比攻陷最堅的城池,戰勝最強的仇敵,或顯神蹟,死人復活,更榮幸也更堪尋得讚頌。 二、更新的悟性作判斷之原則 在前面說的那各樣事理,及一般別的事理上,我們多不能作正確的判斷,理由是因為我們一旦遇見或想到那類的事,即時就順著天性的偏向,任它生發喜愛煩惡的情緒。如此一作,悟性既已被雲務遮蓋,便不能作下面合適的判斷。 為避免陷入這樣的迷路,要竭你之力所能的,使你的心志常立於不偏不倚的地位,常能自主,對任何之事,不存依戀沾滯之心。 為此,幾時有一件呈顯於你前,你先要用悟性思量一番,無論那件,按天性逆你的心,或討你的心的事,總不可在從未思量之前,就任你的意志,順其自然的傾向,發出喜愛或煩惡之心。 如此作來,悟性因不受偏情的迷蒙,而活在自由亮光的境地,便能認得真理,能在樂趣的虛影之下,看見裏面所隱藏的禍惡,或在苦痛的外表之內,看見其中所含的利益。 不然,若在一開頭時,意志對某一件事物,已存下愛慕愛憎嫌之念時,悟性則不能認識真理。因為已萌的感情既障蔽於悟性和事物的中間,見解自然因之偏邪。於是,悟性的所見的與那事物的真相,便要大異;悟性既這樣認識了,便這樣呈顯於意志,意志便隨著發出較前更強的愛慕,或憎嫌之心,也無暇顧及那理智的法律與正確次序。 悟性受了這樣感情的影響之後,就較以前更加蒙鈍;如此蒙鈍的悟性將那事物指示與意志,意志自然要將它看得較以前更為可愛、或更加可惡。 我在前給你指示的行事方針,就是在事前先加思量,這是非常重要的;若你不肯照辦,則你那兩樣最高最貴的機能,就是悟性和意志,必要由昏暗而流轉於黑暗、由錯誤而更進於錯誤,那麼一時要比那一時更可憐了。 親愛之神的兒女,為此緣故,我奉勸你時常留心,管治你的感情,無論對待什麼樣的事理,常該如是。要緊的是在感情萌發之初,立時反省審量,務要能認得事理的真相。為能得著正確判明事理之灼見,務要運用你悟性的光,格外要運用恩賜,及禱告的光,也要隨聖靈所出的智慧的主意。 我且勸你在一切的事上,即便在一些由外面看來是聖善可稱讚的事上,也要常照我所指示與你原則,先行思量。有時且在那些聖善可稱讚的事工上,更有陷入魔計的危險,因而更易招來失慎之過。 在你思量慎審之際,任何可究察的方式都不可略過,一切關於時間、地方、樣式、由來等等情形都當看見;不然,事雖聖善的,然或因所行的時也不適,或因作得的過火,或因沒有長者的命令,反能生出很不好的效果來。這是屢見不鮮的事實;有多少人作著很可稱讚、很聖善的事工,惟因事前未曾如此的慎審,竟遭了陷入迷途的災禍中。 附言:聖靈引導人的道路是效法基督的降卑及捨己,如「要彼此同心,不要志氣高大,倒要俯就卑微的人(或事)。不要自以為聰明。」(羅十二16) 三、提防悟性被迷蒙 有別的一種毛病,也就是悟性應當防避的,就是求知慾與好奇心。因為我們讓一些虛妄無益的,或且有害而危險的意念,充滿了我們的悟性,悟性就不能認清,什麼為克制偏情,達到成全,是最可取的途徑。 所以,你務要完全棄絕世界,一點也不貪求世物才是;凡為你自己不緊要的,雖然不是不許可的,然而也不可依戀在心。 我們務要在一切的事上,並要盡你的可能,壓伏你悟性的那好奇心與求知慾,不可讓你的悟性任意馳騁。 當看見那一切世上的新聞,與人間的謠傳,無論它重要不重要,為你都好像未曾有的一般才是。若別人把這些事來向你敘述,絕不可容它入你心門,聽後即可置諸度外。而且關於天上的事理,亦當使你求知之心有分寸,不可過度,心裏須常存著謙卑的心,不要好高鶩遠。 總而言之,無關要緊的事,都須自你心中遠遠拋去。如此作來,你務要體貼主的心意;因為神的朋友,祂特恩的人,並沒有別的圖謀祈求,只求得著有什麼法子,可以更容易愛慕祂的美好,只求得著遵行祂的旨意。一切別項的追究考慮,都是出於自私自愛之心、都是出於己的驕傲和魔鬼的狡計。 你如果隨著這些主意去作,你可躲避魔鬼的諸般陷阱;這個狡獪的毒蛇常注目那些專務靈修的人;牠看見這些人的意志堅固而勇敢,就設計謀著攻擊他們的悟性。牠盼望能用這個法子,佔據人的悟性,藉著悟性,並能控制人的意志。 往往,牠令人心中發生高超、活潑、及神妙的感情,另外是在那些悟性精微銳敏的人身上,牠越慣用這種的手段,使他們驕矜自喜。不幸受了魔鬼如此愚弄的人,只顧嘗那欺哄人的屬靈安慰,只在沉醉於高妙的思想,妄想自己與神奇特的親近聯合;卻遺忘了煉潔己心,而不專務認清自己,不勉力操練真正的刻苦己身的工夫。這樣作去,是已上了己驕傲的圈套,免不得就要過分地崇拜自己的悟性了。 自此,在人不知不覺的要想,自己再用不著別人的意見和警告;因為他對於各等事工,都單單憑信自己的判斷。 這個毛病的弊害實實沉重,而且很難醫治的,因為悟性的驕傲,比意志的驕傲,更為危險。意志中的驕傲,經過悟性的發覺,因著聽命之力,遲早能夠治好。但若一個人固執己見,以為自己的判斷,超過任何人的判斷之上,你想他怎能得著痊癒呢?他既毫不猶豫,確認自己的見解是最完全的,怎能再接受他人的意見呢? 悟性有察出和醫治意志創傷的能力。若然我們的悟性,我們靈裏的眼目病了瞎了,充滿了己的驕傲,那麼,誰能將它醫治得好?如果亮光變成了黑暗,如果準尺謬誤,那麼其他一切更要怎樣呢? 所以,務要趁早治死這個可咒的驕傲,不逮它滲入你的肌膚之中,便要急速的將它除掉。 我們要學會壓制你的悟性的銳力。要學習著容易聽從他人的意見,要在神前自居無知,這樣你反要比所羅門更智慧呢。 四、意志意向之單純 我們已經說過,務要怎樣管治悟性。此外,還當管治你的意志;不可讓它順服自己天性的偏向,卻該使它在各等事工上,合乎神旨。需要注意,僅僅的願意神所願意的,作祂喜歡的事,還不夠的;且當如此願意,尋求神的引導而行事的意願,當凡事存著討主喜悅的意志才是。 在「意志」這機能中,我們覺得天性的抵抗之力,比在悟性中要激烈的多。意志在各方面,所存著的自私自利的偏向更強。有時正在一些服事上只謀求自覺快慰、只求著貪享其中的趣味;他以為這些養料,既然有益無害,很可安慰享用。 因此緣故,幾時應當作這一類的事工,我們就立即接受,滿心願意。我們若如此行事,並不因為是神如此願意,我們並不是單為尋求祂的喜歡,而是因為我們如此作,也是為我們有利益,我們自己也能感覺快慰。 因我們所尋求的事理是最高的(屬靈的),所以我們所受幻想的迷弄,也較為難認明。奇怪!就在我們專務與主聯合的奮勉之中,我們那自私自愛之心,也能在暗計潛入。實在,我們所尋求的,是我自身的利益、我們自身的快慰,並不是求著滿足神的願意;原來祂所願意的,是要我們以祂的榮光,當我們愛慕願望,和聽命的惟一終向。 你該竭力躲避不陷入這樣的詭計中,因它確實是你在成全之道路上前進的障礙。為此,你該練習著,再不存什麼的願意,再不作什麼事工,除非是因於受了神的引導。常要僅存著榮耀神,與討祂喜悅的心,只有神自己,當作我們一切行為與思想的根基和終向。你若願意如此,便當按下面的原則行事。你幾時作一件合神旨意的事,在未承受和願意之前,先當舉心向主,用心思索一番;這是否祂真願你願意那種行為,是否你願意是因為祂願意,是否你的居心僅為討祂喜歡呢? 你若這樣作,你意志的行動才能完全合乎神的意願;此時你意志中的願意,才真能因祂願意而願意。此時你的惟一目標,在棄絕之前,也要使你的悟性先審察一番,為知祂的旨意究竟如何,務要確知你棄絕這事,必能討祂的喜悅。 然而你不可忘記,你的悟性是謀劃精微的,它的詭計是難以發覺的。多次我們在暗中求自己的私益,它卻教我們思想,我們行為的動機與目標,只是為討神的喜悅,其實大不如此。 有時我們願意什麼,或不願意什麼,分明是出於我們私自的利益,而我們反要妄想,我們願意或不願意,是為討神的喜悅;或因懼怕神而起的,為躲避這樣的弊害,所有的有效而除根的法子,是勉力使屬靈純潔。屬靈純潔,就是要脫去舊人,穿上新人;靈戰的全備工程就在於此。 為避免陷入意向不純潔的危險,不存自私自愛的心意,務要在你所行任何事工的開首,加意留心,設法盡己所能,把一切為己的心意治死。若如此的勉力,直至真真覺察,你心中的意志全然純潔是為滿足神的願意。不到如此居心之前,不可存有任何意向,什麼也不可作,什麼也不可棄絕。 是的,不能在你所作的每個行為中,更不能在你心中的每個行動之中,常常覺察,你是在這種動機之下行動,尤其在一些短時間的行為中,更難以作到。在這類的光景中,只存有一種純一的意向、有一坦誠的意願,願在一切事中遵行神的旨意,就夠了。 然而在一般長時間的行為內,只在行為開首之時,起一個為主行事的意向不夠,必須在那些行為過程之間,至到結束,屢屢重新起發此意才是。不然,在中途常有墮入陷阱,即墮入自私自愛陷阱的危險,因為這種毛病是我們眾人天性最易感染的。我們的天性最傾向的,是作我們自己的私意,不喜歡遵行神的旨意,因而屢次不知不覺的就改換了意向,或改換了意向的對象。 往往,一個事主的忠僕,因為不明這種實情,起首的時候只為滿足神的旨意而工作。不料漸漸,意存有求滿私意之心,竟將祂的旨意置諸腦後,已再不是祂的旨意催促他工作,他只從中尋求自己的快慰、只想從中為自己求得利益和光榮。事至於此,假如神自己來阻止他的工程,譬如使他生病,使他遭遇何不幸,或使別人從中攪擾,他立時就覺得惶亂不安,不勝憤懣之至;甚至於怨責別人,幾乎連神也要埋怨了。這是一個顯明的憑據,他的意向不全來自神,卻是導源於別一個敗壞的根基。 那純以主的引導而行動的、純為討主喜悅的心而行的人,衷心之內原不存著願此願彼的偏向;他願意什麼,只因祂所願意。因而任何事件的無有,他都能一樣的心平氣和、心滿意足。如此他在任何的處境中,常能隨心如意、常能優游自得,既然他不求別的,只求神所願意。所以,你要常常收歛心神,指導你的一切行為,務要常常趨向這個最高的終向,就是成全神的旨意。 務要審察你心靈中最微密的情緒、務要使你這最高的目標,作你一切行動的最後動機;即使你作一善行,是為免地獄、為得天堂,然而其中還當以滿全神的旨意,作其最末的目標,因想免地獄升天堂,正是祂的意旨。 意向的這個純潔所發出的效力是不可測量的。事工雖屬至微,如果作的只為討神的喜悅、只為祂的榮耀,其價值的高貴,遠勝於多數不因此動機作的偉大事工。 按這個原則說,給窮人施捨一個銅錢,若僅為使神的喜歡,比為了別的目的,施捨所有的一切無論如何豐富的財寶,更能討祂的喜悅。即使我們作此義舉,是為得著天上的產業,雖然這種意向是純正無疵的,也比不了純一為遵行神的旨意所作的微小善工。 凡事只為遵行神的旨意,在起首時覺得很難作的;然若恒心學習,勉力不時的舉心向主,屢次對主校正自己的意向,久而久之,便能習以為常,凡事為神的旨意而作。如果我們能著實信服神是無窮美善的,又是我們惟一的福樂,我們自然要承認,祂真配受一切受造之物的祈求、愛慕、和事奉。 我們越多明白神的無限美善,我們意志對主的這樣情緒越要熱切,我們對主越易存有這類的心願。我們對主存著如此的心願;則易模成凡事為愈顯主榮、凡事純為愛主而行的習慣。 末了,還有一個法子,為得著一切純全為主而行的習慣,就是我們在前面所講過的,務要懇切祈求神,賞給你在凡事上有純心為祂的意向。此外,務要屢次思念祂到如今賞給我們各樣的恩典,以及每日繼續不斷地賜給我們的恩典。這樣的思想也很能幫助我們,習成一切為滿足神旨意的意志。 五、意向純正的原則 為更容易引導你的意志,在各樣事中,只求神的喜悅與榮耀。你要屢次思想,神在你一切行動之前,先以各等方式光照過你,對你顯過祂的聖愛。 在祂的奇妙創造之中,祂自無有中照自己的形像造成了你,又把各種物類置在你之下,為服事你,供你使用。 在救贖之工中,祂為將你贖回,打發的不是一位天使,卻是祂自己惟一的聖子,並不用金銀財寶等物質的代價,所用的卻是祂自己的寶血,且為你忍受了一切的殘苦侮辱的死刑。 你還要思想,祂在每時每刻,常保守你不受仇敵的害,祂以自己的能力替你爭戰;祂住在裏面為保衛你、養育你。祂豈不是在這上另外顯明,祂寶貝你、愛慕你的憑據麼?這個恩典實在是浩大的;沒有一個受造的悟性能明白的,怎麼那樣尊高的神的兒子,竟肯結交像我們這樣卑微可憐的受造之物。人也不能想到,為報答如此多而且大的恩典,我們該為至高的神作些什麼。 就連尊高位大的人,若果受到別人的恩惠,雖然受自一個貧窮卑微的人,也覺得有對他明顯知恩心的責任。那麼我們這小小的受造物,看見萬有的主宰這樣寶貝而恩愛我們,我們該怎樣勉勵,設法還報呢? 此外,不可忘記以下的這個真理,就是至高無比的神,不需別的理由,只就祂的自己,便配受我們的永遠的敬拜事奉,而且我們的敬拜事奉祂,本來也不該為別的,只該為合乎神的旨意,為使祂心喜悅。 六、意志的爭戰 為能明白屬靈之爭戰的內容,需要知道,在我們裏頭,原有兩種的慾力:第一是「意志」,這是上部的慾力,第二是「感覺之慾」,這是下部的慾力,名曰「覺慾」。我們所以為人的緣故,是因著我們的悟性,為此若我們只覺慾的衝動發出願意。這等願意不是正式屬人的願意,除非有悟性加以支配。 將這個原則設定之後,又當明白靈戰中的佈置。我們悟性之傾向,即「意志」,是介於神的意志及覺慾中間的,祂的意志高於人的悟性意志以上,悟性的意志高於感覺之慾以上。悟性之慾長期的作著那兩樣慾力爭奪的對象,上下兩方各往自己一面拉我們的意志,各願我們的意志降服之、歸順之。 為這個緣故,人的靈裏,常覺得有一掙扎之苦。尤其是在起首專務靈修的時候,譬如一個人立定改毛病的主意,矢志改絃更張,復興以後的生涯,立志棄絕世界,壓制偏情,為能全心愛慕事奉耶穌基督,當此期間,那兩方爭奪之苦,必然更為劇烈,那作此激戰的對象的靈魂,自然免不了大受其苦。 在那些恒心於善,或固執於惡的人裏面,若他們各存繼行舊轍的意志,就不覺得此種爭戰之苦。因為恒行於善的常歡心聽從神的意志,習慣於惡的,常常不加抵抗,一味聽從覺慾的催動,因而這兩等人都不感兩方對執之爭。 凡真心願意屬靈前進的,願意全心事奉神的,若不肯決心克制自己壓伏自己,絕不能有成功的盼望;若果對從前貪過不合法的享樂,無論大小都得從心裏痛絕,而後才能前進於德的。 正因這個緣故,達到完全屬靈的人,真是鳳毛麟角。有許多人曾經作過大而難的爭戰,可惜在一般微小的偏情上、在許多看著無足輕重的情慾上,竟不肯發出勇敢、克制斷絕,因他們耐不住那長期抵抗之苦。不料那些輕小的偏向,因為不受克制的緣故,便要逐漸滋長,竟能將人的心靈霸佔住,在裏面作主為王,終於大享勝利。 為使這個題意更加明白,我們可以提出一個具體的例子來。譬如,某甲雖不作偷竊他人財物的行為,然而他在自己以正常享有的財物上,貪愛之心太盛。某乙雖不用不正當的法子,釣名沾譽,然而他不按屬靈的見識棄絕榮耀,而且還存有貪戀的心,遇見機會就會用彎曲的法子勉力尋求。一個人雖全守著教會規定的禁食,然而他不勉力克制貪美味求口福之樂的偏向。另一個人雖守著貞潔之道,然而尚保有一些貪覺慾之樂的留戀心,不肯截斷,因而常輾轉於這眾多障礙之中,阻止了靈修的進步。與主聯合的大攔阻是這一類的小偏情。這對一切的人,都有很大的危險,最偉大的屬靈人也是一樣。對那些忽視這些毛病,因而不生戒懼的人,更加危險。為此,每一個人都務要竭其所能,躲避這一類的小毛病。 從這類小毛病裏,常生出來別的不好的結果,就是在一切的善行裏面,常帶著冷淡懈怠的態度,常攙雜著貪己私意的缺欠。由此又生出來許多自己看不見的短處,譬如看重自己,盼望受人讚美和尊敬等過失。 在這類小毛病小缺欠上輕忽的人,不但在救靈之道上不往前進,反倒常往後退,有重新陷入他們的舊毛病裏的危險,是因他們不勉力操練真實的德行。因為他們在神的面前缺少知恩之心,而忘記了神原初是怎樣將他們的從暴虐的權下救拔出來,尤因為他們靈眼昏迷,看不見他們所處的危險境地。是的,他們自以為自己立身安妥無虞,豈不知他們所冒的危險確是嚴重至極的。 他們如此的幻想分外危險,是因為這樣的幻想,很不容易覺察出來的。許多專務靈修的人,自愛之心太甚,單單喜歡作那些合他們心的操練,將不合他們天性的,輕易地制誤忽略。其實,他們對這樣的傾向當作的爭戰,正該加以攻擊的。 親愛之神的兒女,因此緣故,我誠懇奉勸你,在戰勝自己的爭戰之中,所當經歷的艱難困苦,需要勉力的歡欣承受,得勝的秘訣全在於此。在起首定志操練德行之時,並在繼續爭戰之時,有當超越的攔阻,你心中要準備妥當,這番興奮振作之心愈堅決,將來得著的得勝愈確定,也愈來的輕爽。你在靈戰之中,若不急於早享得勝的和早享達到成聖之樂,反更喜歡多受靈戰中的艱難與痛苦;我告訴你罷,這二者你都能得著,而且能爽快地得著的。 七、攻擊覺慾的偏情的原則 幾時你的意志,一面受著覺慾的拉扯,一面受著神意志的吸引。當此兩方爭戰之中,你當常使神的意志取勝,為能得此,可用以下的作法。 第一,一覺得覺慾的攻擊來,立時就當勇敢的抵抗,務要使你的意志絕不依從。 第二,覺慾的襲擊停止以後,你可把它重新激起,為能以更大的力量壓制它。 此後且能向你的仇敵作第三次的挑戰,為能以厭惡藐視之心,將那個偏情棄絕。對於任何的偏情都可照此方式,作兩次挑戰的戰略,惟獨對邪情的誘惑,卻不能如此作法,將於特論於後。末了,對於一切的偏情,常可以發出反面的積極行為,把反面的勢力來壓制它。為更易明白所說的策略,我且舉一個實例: 假設你有容易失去忍耐、忿怒的毛病。若你留心審察你的內情,你可覺得在你心靈之中,時起憤憤之情,激盪你的意志使失忍忿怒。 你該先運用上面指的第一種操練。每次忿怒的誘惑來襲擊你時,先當竭盡心力抵抗,管治你的意志,不使順從。你在此戰場上,必須堅持到底,直至你的仇敵不能支持,顛仆在你的腳下,氣絕身死而後已。 但是,親愛之神的兒女,在這中間還須提防魔鬼的狡計,因魔鬼看見我們勇敢抵抗偏情的衝動。有時牠且暫時躲開,不能挑撥,甚至牠若見那偏情自動的激起。有時牠竟來幫忙,使之平息,惟恐我們因著抵抗與爭戰,漸漸達到了對峙的德行。牠運用如此的戰術,還有別的企圖,就是盼望我們陷入驕傲自矜的圈套,令我們自認為勇敢的戰士,慶幸自己,覺著自己很有把握,想自己如果願意,就能將仇敵置之死地。 因此緣故,在第一次戰勝之後,需要作第二次的挑戰。忿怒之情既平之後,試將那刺激你的事情,重新喚起於記憶之內,為激動覺慾的反應。然後,心中當迭次發出棄絕的情緒,用上較首次更大的力量,壓制那偏情的衝動。 我們既然堅決地將仇敵趕走,我們將應分當作的也都作到,我們的行為確實的討悅主心;但我們對自己的偏情,還沒存著充足的恨氣,我們的仇敵尚能捲土重來,將我們戰敗。為預防這種危險,必須直前迎戰,去挑撥仇敵與牠展開第三次的爭戰,為能把仇敵盡量的毀碎,不但以煩惡之心,且以藐視之心排斥它、拒絕它,直至那偏情為你成為可憎可惡的才止。 在此之外,又當多次在心靈中勉發謙卑良善的心靈,就是直接相反忿怒偏情的心靈,如此不止於改毛病,且能達到峙對的德行。 若這樣作,正表顯出來,你真有操練忍耐而達到意志完全的地步。如今設有一個人以輕慢的態度對待你,為使你失忍生氣的機會,你不但該安心忍受,且當更進一步,勉發願意,喜歡你能作他人輕賤的對象,還該勉力從心裏發出,願意再忍受這般凌辱的盼望。心中大發奮勉之志,就如穩定腳步,準備承受更大的侮辱。 照這樣的勉力,為操練德行是最有效驗的,若不如此,只作別類的行為,雖然作的又多又強,也不能將那毛病完全治死的效力。 我可再提前面的實例。設若有人輕慢了我們、凌辱了我們,我們雖然壓伏了偏情,不致生氣忿怒,我們且用過前面所指的三次戰術,將忿怒之情盡心竭力的抵抗過了,然若我們不屢次重發直接反對此偏情的心靈,勉力形成喜愛受人輕賤的情緒,就終不能實地將不忍耐的毛病改除。原來,因我們過愛受人的看重,所以我們那樣的怕人輕看,因我們裏面存有這種情緒,才那樣的容易失忍生氣。 須知幾時這個毛病的天性,在我們裏面活著,就能趁機生出枝芽來;因而反對此偏情的德行,常是萎靡軟弱的,常有被那偏情摧毀的危險,結果使我們復蹈舊轍。可知,若不多發出反對毛病的心靈心願,總不能達到反對那毛病的德行。 而且,為改除一樣惡習,必須多次的發出反面德行的心靈,思想原初那惡性所以能造成的緣由,及充滿了人心靈的緣故。也是為著人曾多次有過順從依戀的心情;如今願意將那惡習治死,而代以對峙的德行,也非多多發出反對的心靈不能成功。 是的,為作成德行,當發的德行心願,要比習慣惡行時所發出的向惡之心更得加多。因為向惡的心靈,有我們因罪敗壞的天性相幫著,惡習很容易養成;至於向善的心靈,既沒有如此的援助,則為養成德行自然更感困難。 在此種種講論之後,我可再加說一句。為改變一樣毛病並達到對峙的德行,不獨培養那對峙德行的心態,若是德行的性質許可,還需多作那德行外在的表現。譬如為達到我們提過的忍耐之德,除了裏面的勉力之外,還需在說話上勉力溫良柔順,若有人無論因何緣故使你厭倦煩惡,你當盡你的所能,設法以恩愛待他。 這類的德行操練,或是外面的或是裏面的,雖然逆你的心,作去很需加番勉強,我奉勸你勉力的去作罷!因為雖然你作這些很不甘心‧但是必能加增你德行的氣力,使你的德行穩定固實,給你預備得勝的途徑。 常該注意心靈的內情,不但該攻打你那些大而重的偏情,連那些輕而小的,也須對付。因為輕小的偏情,是重大偏情的引進,若不用心克制,偏情的萌芽便要發揚滋長,漸漸的就要變成了重而大的偏情。 許多人曾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克勝了猖狂激烈的偏情,可惜因為在一些輕微的毛病上不肯介意,竟在他們一點沒有料想的時候,他們往日的仇敵就忽然襲來,將他們打敗。 我今給你再出一個要緊的主意,就是盼望你克制你天性的私意,若是需要,盼望你簡直將你天性的私意割絕;這是說的,對於一些本來許可的事,若不是必要的,也要勉力克制自己。素常裏面這樣克制自己,能有許多益處;一旦到了當爭戰的時候,因你已是老成練達的,所以一上場交戰,就能得勝的;為戰勝誘惑,必要有更大的勇氣,你必要有喜愛爭戰的心,為對付仇魔的各種詭計。你更要機警,除去這些偏情,必有一些利益,只你恒心克己的行為,就能討悅主心。 親愛之神的兒女,請你信我的話罷!若你願意修養自己,請你嚴格的照我所指出的方式進行!我可向你保證,你在不久的將來,必要大見進步,要成一個真實的靈修家。若你不照這樣子作,若你看見別的方式更好,更合你的口味,或許真能使你收歛心神、使你覺著與主聯合的屬天安慰。然而我敢向你肯定的說,你絕不能達到堅固的德行,必不能滋長你的屬靈生命。因為真正的屬靈生命,如我在第一篇內所說,不在作那些天性歡迎的靈工上,卻在作我們天性不樂意,而使我們為難的事工上。認真克制自己,逆著自己的私意,才能以福音中的德行修養自己的靈性,才能與被釘的主聯合。 盼望你能明白以下這一個真理。毛病的養成,是因我們的意志多次依從過覺慾的緣故;反過來,為達到真正的德行,也須意志多次作歸依神意志的行為才成。 我們的意志不拘怎樣受覺慾與惡習的攻擊,只要不依從、不降服,絕不能受到沾污,意志的品格一點不能因而墜下。照樣,我們的意志無論怎樣受神聖靈的指引與推動,若不把聖靈內在感動實行,或在外面的實行依從聖靈的引導,便達不到真正的德行,終不能與主聯合。 八、意志自覺無力時當如何作 有的時候,意志在覺慾及別樣仇敵之前,覺得毫無自衛的法子,覺得毫無抵抗的勇氣;當此時,仍須堅持到底,不可鬆弛戰力。有時不能顯明的證出來,你就是曾屈從了誘惑,也當看你是得勝的,因你的意志並沒有降服它。須知覺慾在意志裏面,毫無插足的可能,幾時意志不依從,無論仇敵攻擊的怎樣猖狂,終不能能使意志自認失敗。 理由是這樣。神賜給了我們人有自主之權,這是一種絕對的權力。為此,即使我們各等感覺官能,以及一切的魔鬼、一切的受造之物都群起合力來攻打我們,我們的意志仍能完全不受抑制,仍能願意自己所願意的,不願意自己所不願意的。意志且能享用自己的這種權利,不拘次數,不限時期、不拘是為什麼目標,無不盼期所願的。 若有時你的仇敵來攻擊你,非常激烈,宛若極力逼迫你的意志,幾乎使他窒息,好像再沒有發表自己不願意的力氣,即使到了這步田地,仍然不可失望,撒手待斃。當此時,更好以言語來代表心靈說:「我絕不屈服,我絕不接受。」仇敵又背後襲來,逼迫的戰士沒有轉身之地,他既無法以劍鋒擊刺,便以劍柄格鬥;你可效法這個戰士的法子。然而當一戰士被窘之際,急試跳轉身來,以劍鋒擊刺仇敵。照樣,你當轉回心來,自認無有,深信你一無所能;然後去全心倚靠神,相信祂是無所不能的。作過這一步,然後可以攻擊你的仇敵,就是你的偏情。同時向主說:「主阿!求你幫助我!我的神阿!求你保守我!幫助我!別許我順從偏情!」 如果仇敵給你的逼迫並不緊迫,你且可借助悟性之力,以堅固你的意志的勇氣。可激動悟性反省推想,以適合情勢的理由,激勵意志的勇氣,藉以克勝仇敵。 我們再引以前提過的例子。譬如你遇見了逆境很難堪的,你的忍耐心幾乎不能承當,更好說不願承當;此時,為加你意志的力量,可以借助悟性,作如下的推論。
再說,你受的磨難越來不合情理,你忍受更多的難堪,神就因你的忍耐更大歡喜,這是你該確實相信的。是的,就是在那些真正逆情逆理的事中,為你真是無可忍的事中,你還當相信,其中都有神慈愛與神智慧的安排。原來在一切的遭遇之中,就外面來看,無論如何可悲可痛,神的慈愛與神的智慧,常能奇妙莫測地安排一切,從中創出佳果來。 摘自:屬靈的爭戰 福音團契書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