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 |
莫林諾邁可 生平簡介 莫林諾邁可一六二七年出生於西班牙的沙拉華沙,是一個貴族的兒子。據推測莫林諾不是長子,因為按當時的傳統,長子都要承受父親的事業與財富,其餘的兒子可以選擇成為律師、或醫生、或僧侶。當莫林諾在范倫斯的聖保羅耶穌學院做學生時,他被推選往羅馬,請求梵蒂崗設立當地的西門法蘭西斯為西班牙的聖者。這個日期不甚明確,可能在一六六九年、一六七0年或一六七三年,正如在他的一生中,許多其他的事蹟都無確定的日期。當時他不但是一個僧侶,並且已經有了神學博士的學位、他也已出版了一本書,書名是:「簡論每日靈修」(The brief Of Daily Communication)他的外貌形容如下:身裁、面貌平常,卻容光煥發,黑髮、面容肅穆。莫林諾在羅馬不多的日子中,就吸引了許多人的注意,這不但是因為他這個人,也是因為他的教導。他不僅 在這段期間,有一個復興的浪潮流遍全歐洲。在德國被稱為敬虔派,在義大利稱安靜派。這些人也深深的影響了西班牙,甚至在英國也有這一些人,他們被稱為貴格會。在法國,這些人雖然存在,卻未被冠以特別的稱呼或派別。教會歷史說明了任何小型的復興都會擴展,但到了一個地步,羅馬天主教會必定採取抑制的行動。在這個宗教勢力的攔阻中,不退讓的人有禍了,在莫林諾的身上這個時刻雖然遲來,但至終臨到,無法避免。莫林諾在羅馬起先的日子裡,他的聲望日增幾乎是無人可以搖動的。他並未發表任何自己的教訓,不過著重在解明小得蘭與十架約翰的信息。直到一六七0年至一六七三年之間,由於外界的需要與日俱增,他的朋友,來自聖馬利亞的吉凡林,鼓勵他寫書以應信徒的需求。當時未曾料到這一本書竟然成了天主教最恨惡、最懼怕、而且定罪燒燬的一本書。一六七五年這本書以「靈程指引」(The Spiritual Guide)出版了,在六年之內這本書已經有了西歐幾種主要語言的譯本,在書的前言內附有當時聞名之士的好評,以及異端裁判所的佳評——「此乃敬虔與完全的無價之珠」。但也就是這班人,日後下令全基督教世界棄絕這顆無價之珠。那時代的文學作品多半以花式風格著名,而「靈程指引」是一個強烈的對比,它的文筆清晰而簡明,是義大利文的屬靈佳作。法國紅衣主教曾大力推薦將此書譯成法文,寺院內的僧侶和修女人手一冊,視之與玫瑰經一樣地寶貝。在義大利有許多莫林諾的跟隨者,組成了無數的聯合會,推廣並實行莫林諾的教訓。在六年之內「靈程指引」的義大利文、西班牙文、法文、與拉丁文,一共再版了廿次。莫林諾成了那時代的屬靈領袖,難到沒有人出來攔阻他嗎?難到他沒有仇敵嗎?短期之內似乎他們並不存在,然而一旦他們出現時,就顯得何等可怕! 首先覺得受到莫林諾壓力的是耶穌會的人,因為他們堅持信徒必須告解,而告解就是愛神的表示,所以他們常常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必須多久愛神一次?」耶穌派的僧侶會回答你說:「我們的責任是每主日一次來愛神……至少一年愛祂一次………或一切正常,五年愛神一次足夠了………」然而莫林諾卻教導人說:信徒的一生要不間歇地持續在向神的信心和愛心裡,這種屬靈的生活成為耶穌會極大的威脅。首先公開表示與莫林諾的教訓相違的人是西班牙的一位赤足神父沙列尼保羅。他原先也有許多的擁護者,所到之處,各村各鄉的宗教領袖及百姓都在村外恭候,獻花示敬。他著了一本小集稱為:「在禱告中,努力與安靜的和諧。」這裡出現了自古以來就有的分界線:「信心與行為、律法與恩典、看得見的與看不見的境界。」他的書在一六八0年出版,雖然沒有明明的提到莫林諾的名字,但他堅持莫林諾所說的內在生活只屬少數的特別的信徒。若普通的信徒要追求這種的經歷,就必遇見危機。可是因為莫林諾的聲望在當時何等穩固又受人推崇,第一期的反對並不能產生明顯的作用,反而沙列尼本人遭到一般信徒們的棄絕,許多跟隨祂的人就此離他而去。接著在一六八二年,尼泊的大主教卡拉修尼上書教皇,提到莫林諾的教訓並它可能導致的後果,請示教皇如何阻止這一個復興的擴展。正在這時,耶穌會也加入了,他們曾經支持沙列尼,現在又全力支持天主教向教皇的請示,並且裁判所也設立一個小組,開始詳細查閱莫林諾與沙列尼的書。 莫林諾終於面對公開的抵擋了。在信徒中,聖品階級中開始出現了各種異議有人表示反對莫林諾,也有人跟隨他的教訓並不改變,經過裁判所的查閱,他們發表了驚人的裁決——沙利尼的書被定罪,——莫林諾的書再次宣告符合教會的信仰。莫林諾表面上又得勝了! 耶穌會發現在信仰上莫林諾似乎無懈可擊,然而他們深深的感到莫林諾的影向力,遠勝過德國的敬虔派與義大利的安靜派。所以他們就轉向政治途徑,盼望用政治的權利來摧毀莫林諾的影響。這時,法王路易十四已經整肅了法國境內的喀爾文派,他正充滿了宗教的熱忱,若有人向他控告一個異端者,他會立刻全力以赴加以剷除。路易十四最親信的宗教顧問乃是耶穌會的大主教,經過這些人的說服,路易十四在一六八五年向教皇表示祂的抗議。為甚麼教皇將祝福和佳評賜給一個異端者莫林諾?法王當時是全歐洲最有勢力、最偉大的君王,從他而來的控訴足以左右羅馬天主教的裁決。於是裁判所再一次設立專員調查莫林諾的案件,莫林諾與好友比卓西也曾被傳往裁判所受審問。當年的七月十八日,教皇護衛隊手中末持有確定的罪名,卻在莫林諾的家中將他逮捕而下在監中。接著莫林諾一位好友也失蹤了,罪名是跟隨莫林諾的教訓。然後莫林諾全家被抄,裁判員收集了二萬封的信件,其中有許多是與歐洲上層貴族來往的信件。到這時候耶穌會與裁判所才意識到莫林諾的影響力,遠超過他們所預期的。也因此在他們的心中產生了極深的恐懼,唯恐自己的利益,以及在天主教中的地位被推翻,所以定意不餘遺力將他除絕。他們將二萬封的書信全部付之一炬,然後宣告根據這些信,就足以定他的罪名。在一六八五年十一月,西班牙裁判所正式宣佈,定罪「靈程指引」這本書,宣告書的內容如下:「我們已經裁定所有莫林諾邁可的作品是異端的。他們已被定罪是錯誤的、荒謬的、褻瀆神的,有害敬虔之人耳朵的,我們禁止任何談論這些作品、或相信它,教導它,擁有它,操練它」。在接著約二年中,莫林諾在監中無人搭救,也無人知曉其光景。他被無聲無息的埋沒了,吞沒了,這是仇敵最聰明的手段。當這個名字不再被人提及,百姓也就逐漸將他淡忘。 當人們不再記得莫林諾的時候,裁判所決定執行它最後的一擊。在一六八七年二月,開庭審判莫林諾,但這不是一個公開的審判。關於這次審判的過程,據稱是用拉丁文記錄,而被梵蒂崗列入極機密的文件中,從未將它公諸於世。但他們宣判莫林諾的教訓不僅有害於教會,影響許多信徒不參加彌撒,不唸玫瑰經,不定期告解;並且也危害社會道德風氣,因為凡跟隨莫林諾的人,只要負責他在裡面與神相交,外面卻可以從事一切不道德的事。而最殘酷的手段是裁判所散佈致命的謊言,傳說是莫林諾一面教導內在生命,一面曾與數百位婦女發生不道德的關係。第二個謊言是傳說莫林諾的出生,乃是屬於西班牙一個公認的異端集團。這兩方面的謊言傳遍了西班牙、羅馬、義大利、法國與全歐洲,不僅將他的形象在當代人的心中被破壞,也從教會歷史上消除了他的名字。在整個審判過程中,唯一讓外界知曉的,是莫林諾自始至終沒有為自己說一句辯白的話,並且最終承認了所有的罪狀而悔改。他沒有正式的說明,究竟承認了甚麼罪?在一六八七年八月廿八日,裁判所正式貼出公佈,宣告莫林諾的罪是「教導並實行不出乎神的教訓」下面附註了六十八條錯誤的教訓。但並未清楚列出裁決的聖經根據,從那日起,所有莫林諾的作品或書籍都被燒燬。 裁判所並且選定九月廿三團為慶祝日,慶祝教會除滅了一個大異端者;而所有參加此一慶祝的信徒,將獲得羅馬天主教十五年的赦罪券。慶祝典禮在聖馬利亞、蘇浦內亞教堂內舉行。莫林諾將在眾人面前行悔改的儀式。那一天,紅衣主教、主教們、和他們的夫人、聖職人士,貴族們、外交使節以及平民,聚集一堂。在莫林諾被解出牢房之先,監獄官奉命供給他一頓極豐盛的膳食以表示教皇的恩典。六十五歲的莫林諾穿上認罪袍,被提解出來站在百姓、公侯與主教們的面前,肅穆而尊貴。執行官宣讀他的罪狀,長達數小時之久,以致百姓們眾口一聲呼喊道:「處他火刑,處他火刑」。最後宣告他的處決,莫林諾被判在獄中服終身的無期徒刑,在他被監禁的日子裡,必須每日朗讀使徒信經一遍,一日二次唸頌玫瑰經,一週禁食三次,一年告解四次。在整個過程中莫林諾一言不發,沉靜的遵照執行官一切的命令行事。在悔改書上籤名後,典禮宣佈結束。莫林諾被領出教堂,送往一座多明尼加的寺院,被監禁在一間狹小的地窖內。當他一步一步的走進地窖時,莫林諾心中非常清楚,他雖然活著,但實際上他與這世界永絕了。在地窖門口,他站定了,回轉身來,定晴看著攻擊他的人。許多日子以來,這是莫林諾第一次說話,他說:「神父,再見了。我們將在審判的大日相遇,那時就會看見真理在你那邊,或是在我這邊。」這人心中知道自己沒有得罪神,真理一直在他這一邊。在外面他似乎降服了,但在裡面他仍然經歷與他的主同在。門被關上,加上了鎖。這世界再也聽不見莫林諾的聲音。 一六八七年二月九日,有二百位跟隨莫林諾的人被下在監中,他們的罪名是不守望彌撒的條例、不遵照教會的規則、不告解而領受聖體……等等。一六九七年十二月廿九日,羅馬天主教會正式宣佈,莫林諾曾經患病三個月後離世。然而監中也有人傳說:他是中毒而死並非患病。但關乎這個人的一生,許多的事都是外界不曾知曉的。我們只知道他的墓碑上寫著「莫林諾博士臥於此——最偉大的異端者」。在德國慕尼黑的一座圖書館內,後人發現一些文獻註明「莫林諾邁可博……」。其中包括了當時裁判所列舉的二百陸拾參條控訴。其中有許多條經調查後都被消除,而最後的控訴狀裡,並無不道德的罪名,也無隸屬異端集團的罪名,更無跟隨他之人的不道德的罪名。莫林諾邁可,被羅馬天主教除滅是因為他相信、經歷、傳揚信徒與救主可以有靈裡的交通,但他的書被燒燬,許多安靜派的作品也被除滅。外面得勝的是天主教的儀式、禮儀、傳統。但聖靈仍然繼續在地上尋找單純的信徒,以他們的心為聖靈安家的所在。 摘自:靈程指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