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2023年 |
《隱藏的祈禱生活》摘要《懇 求》 第六章 懇 求 讓我留心每個禱告的答覆以作為在地上的我和在天上的主交流的見證─多馬.查曼(Thomas Chalmers) 弟兄啊,禱告吧;不管撒但 禱告的最主要的學習只是─操練!操練!操練! 心中的疑惑 有一次晚年的慕迪.斯托特(Moody Stuart)正好在含特利,頓肯.馬森(Duncan Matheson)帶他去拜訪一些熱忱的基督徒。他看望了一位很有自己特色的老婦人。在分手前,他為她禱告。這位老婦人有一個習慣,那就是在每一個禱告中她會插一些即興的評語或認同。在他禱告結尾時,斯托特懇求上帝照祂自己的應許成就她每一個禱告。這位老婦人插言道:「每一個?哦,那實在是太棒了。」 這位老婦人精闢的插言中所摻有的安慰和懷疑,也代表了當今很多屬神的兒女在讀到神偉大的應許時所持有的信心光景。「你們禱告,無論求什麼,只要信,就必得著。」(太二十一22)「所以我告訴你們,凡你們禱告祈求的,無論是什麼,只要信是得著的,就必得著。」(可十一24)「你們若常在我裏面,我的話也常在你們裏面,凡你們所願意的,祈求,就給你們成就。」(約十五7)我們有理由相信這位不吝差遣祂獨生愛子的神,更會把萬物都白白地賜給我們,另一方面卻又很難相信祂會這樣做。如同慕迪.斯托特在其他地方說的這是芥菜種與山的爭競:「這試煉是到底山會否埋下芥菜種,還是因芥菜種是那麼小而山是那麼大,以至於信心實在難以產生。」的確,信心實在是「神的恩賜」。這是神聖的引導,是經過長期的屬靈教導及不斷操練的結果。這也是蒙光照後的屬天異象。 「靠著聖靈,隨時多方禱告祈求,並要在此儆醒不倦,為眾聖徒祈求;也為我祈求,使我得著口才,能以放膽開口講明福音的奧祕。」(弗六18-19) 「總要儆醒禱告,免得入了迷惑。」(可十四38) 我們大多數人不能十分明白禱告怎能陷入困難和痛苦中。禱告為什麼會引起那麼多內心的苦楚? 但我們若仔細思考,就會看出這是必然的。若禱告像我們所見到的,是我們信心生活的中心能力,是我們在神裏面生命的脈搏,那麼,我們的禱告生活顯然必成為撒但攻擊的最佳目標了。 一、禱告對於我們自己和別人的意義,撒但比我們知道得更清楚。這就是為什麼牠要以我們的禱告生活為主要的攻擊目標了。若是牠能用什麼方法削弱我們的禱告生活,牠的最上策略就是趁我們不備的時候,襲取我們在神裏的生命。 這不但是襲取我們靈命最無痛苦的方法,也是最安靜的妙計,這種方法可以叫人感覺不到。總之,撒但最歡喜取得那些自以為是神子民,或是別人看為是神子民的人為奴僕。 因這緣故,撒但動用了牠全部力量,為要攔阻我們禱告。牠在我們的心中有一個極好的幫手,就是我們的老亞當。依照聖經和我們痛苦的經驗,我們的舊性情是與神為仇的;(羅八7)我們的舊人明白我們多一次在禱告中真實親近神,它就要多一次被治死。 二、其次,我們應當把此事牢記在心,因這與我們有極重要的關係。我們的不願禱告不應使我們焦急,反而向我們證明那個老真理,就是「情慾與聖靈相爭」。我們只要生活在世上,就離不開我們的舊性,所以我們必須忍受那偶然遭遇的失敗。我們要對付我們肉身在禱告這方面不願意的態度,如同對付我們肉體的一切其他情慾一樣。我們要把它帶到神那裏,放在祂面前。耶穌基督的血必洗淨這罪,如同洗淨別的罪一樣。 摘自:哈列斯比《禱告》 壹、信心的要素 祈禱中的信心,如同栽種在好土裏的植物,是從一個以基督的心為心的源泉吸取養分。 一、是順服於神的旨意──「我們若照祂的旨意求什麼,祂就聽我們,這是我們向祂所存坦然無懼的心。」(約壹五14) 二、是於基督的利益有關的──「你們奉我的名無論求什麼,我必成就,叫父因兒子得榮耀。」(約十四13) 三、是真理的教導──「你們若常在我裏面,我的話也常在你們裏面,凡你們所願意的,祈求就給你們成就。」(約十五7) 四、是聖靈所賜的能力──「神能照著運行在我們心裏的大力,充充足足的成就一切,超過我們所求所想的。」(弗三20) 五、是與愛和憐憫連在一起的──「你們站著禱告的時候,若想起有人得罪你們,就當饒恕他,好叫你們天上的父,也饒恕你們的過犯。」(可十一25) 六、是與順服連在一起的──「並且我們一切所求的,就從祂得著,因為我們遵守祂的命令,行祂所喜悅的事。」(約壹三22) 七、是那麼的迫切不願意被拒絕──「你們祈求,就給你們;尋找,就尋見;叩門,就給你們開門。」(路十一9) 八、是竭力去尋找為要得著答案──「義人祈禱所發的力量是大有功效的。」(雅五16) 西比斯寫道:「若是我們只是禱告而沒有付諸行動,我們就是在試探神;我們忠心的努力是我們敬虔的後盾,……若是我們祈求恩典而忽略其來源,怎麼行呢?古諺說:『手扶著犁然後禱告』,人不應只禱告而沒有耕耘,或是耕耘而沒有禱告。」 一、信心與神的話 雖然祈禱中的信心源自屬天的神聖感動,但在信心的行動並沒有神秘可言。它只不過是有足夠內在提示而產生的確據。因為,信心的根基是神的話,它的確信是建立在神充足的證據上。神的應許是天上銀行的信用卡,隨時都可支取。不久前英國銀行有一疊支票被盜,但只因為未簽署是以無效。但上帝的應許以永恆作證,且以子十架寶血連署的;那些支取者可得沒有任何折扣的全額數。就是神所說:「我是主;我所說的必能成全。」 二、神是祝福的源頭 神的話是基於祂神聖的屬性。我們被教導如此禱告:「主啊……為你的名之故,求你如此行。」神是我們的父,祂知道我們一切所需的,是與我們立約的神,祂會祝福我們。祂也是主耶穌基督的父神,祂會賜給祂愛子用祂寶血所買贖回來的基業,祂是一切祝福的源頭,祂感動人所作的禱告祂必能成全。 先知但以理的祈求建立在兩個根基上。從耶利米書裏面他曉得耶路撒冷荒涼的年數,七十年為滿。(但九2)但他不只是向神提醒祂自己的應許;還催促神照著祂的應許,為著祂自己的名來行事。 「我們的神啊,現在求你垂聽僕人的祈禱懇求,為自己使臉光照你荒涼的聖所。我的神啊,求你側耳而聽,睜眼而看,眷顧我們荒涼之地,和稱為你名下的城。我們在你面前懇求,原不是因自己的義,乃因你的大憐憫。求主垂聽,求主赦免,求主應允而行,為你自己不要遲延。我的神啊,因這城和這民,都是稱為你名下的。」(但九17-19) 三、代禱者成為神祝福的管道 可能人會說既然在我們還未開口之前,天父已知道我們的所需,而祂也樂意將祂的國賜給我們,我們難道還需要向祂祈求嗎?答案很簡單,因神教導我們要如此行。在舊約讀到:「主耶和華如此說,……他們必為這事向我求問,我要給他們成就。」(結三十六37)在新約中:「應當一無掛慮,只要凡事藉著禱告、祈求,和感謝,將你們所要的告訴神。」(腓四6) 發生在以利亞身上的事顯明這屬天的定律。他對神絕對忠心且與祂有親密的交通。「我指著所事奉永生耶和華以色列的神起誓,這幾年我若不禱告,必不降露不下雨。」(王上十七1)以利亞贏得以色列人的心歸向神。「眾民看見了,就俯伏在地,說:耶和華是神!耶和華是神!」(王上十八39)他接受神的應許且照著祂的話去行。「以利亞對亞哈說:你現在可以上去吃喝,因為有多雨的響聲了。」(王上十八41)他心裏已確定他長久的禱告,神所應許的已快來臨了。雖然有「多雨的響聲」,然而以利亞還是不停地繼續禱告,直到天因風雲黑暗,降下大雨為止。 然而我們還是可以找到一些為何我們需要迫切且反覆地祈求那些已在基督裏應許給我們的祝福的原因。 一、藉著禱告我們會謙卑繼續地依靠神的恩典。若是立約的祝福不經我們的祈求就賜下,(就如自然界的空氣和水一樣)我們會很容易忘記是神的恩典而認為是自己努力得來的。「恐怕你心裏說,這貨財是我力量我能力得來的。」(申八17) 服拉維(Flavel)說:「禱告不僅使我們領受憐憫,並使這恩典的享受更甘甜,聖潔。」費伯立說:「祈禱不只能得到神的恩,也從其中得著甘甜及成聖的果子。」神渴望我們在禱告中與祂有交通。阿普羅斯(Isaac Ambrose)勉勵我們要有一個對的焦點:「我們需要避免只停留在禱告中或過分依賴禱告上。一個人可以講很多,但他並沒有親近神或享受與基督甘甜的交通,只是他更親近禱告而已。他的注意力只是在禱告上而不是在那位垂聽禱告的神。他依靠禱告過於基督自己。但若是人在禱告中親近神,他就會在禱告中注目於祂。禱告不是最重要的,基督才是一切。」 二、主渴望我們多多與祂有交通,但我們的肉體不願意與神同在實在是很糟的事。我們寧可談論關於祂的事而不願意與祂交談。多少次主在說:「你的夥伴聽到了你的聲音,也說給我聽聽好麼?」作父親會寶愛他孩子寫給他亂塗亂寫滿了錯字的紙張,因這表明孩子對爸爸的愛。 蒙古的吉爾摩(Gilmour)身上常帶著他兒子寄給他的一些簡短信件。當他在蒙古漂流時,每逢他看這些信時就給他安慰鼓勵。同樣的,在主的眼中,祂聖徒的禱告是何等的寶貴。【註:查理斯·惠特尼·吉爾摩(Charles W. Gilmore)是一位在20世紀,美國國家博物館(今美國國立自然歷史博物館)因研究脊椎動物化石而獲得名聲的古生物學家。吉爾摩命名了許多北美洲和蒙古恐龍。】 三、主需要在我們的生命中成就一些事,使我們配得那些我們渴望的恩惠。神延遲賜下祂的恩惠為要預備我們的心,使我們能繼續地在祂同在中直到清楚明白祂的旨意,明白這些祝福的性質和如何應用這些祝福。安斯林(Anselm)加強了這個概念:「神延遲垂聽我們的禱告,並不是祂不願給我們,而是在擴展我們的心,使祂可以把更大的賜給我們。」如果有一個朋友行路,饑餓的來到我們這裏,希望從我們手中得著生命之糧。我們卻沒有什麼可給他擺上。我們需要到那位充滿祝福的主面前祈求,(路十一6)如果他回答:「不要打攪我!」不過是幫助我們瞭解當求什麼,並預備領受祂豐富的祝福。 四、我們被呼召在禱告及其他的事工上與神同工。我們的救主長遠活著為我們代求。祂對蒙祂救贖的子民說:「你們在這裏等候,和我一同儆醒。」(太二十六38)在人心中有極多的工作有待要作,天上有一場與屬靈惡魔的戰要打。鬼魔要被趕出去,陰間的權勢要被約束,魔鬼的工作要被破壞。所有這一切都必須靠禱告與萬軍之統帥合作才能成全的。 參、信心禱告的見證 戈登(A. J. Gordon)在所著《聖靈在宣教》一書中,告訴我們信徒需要堅忍等候主。「科利(Carey)花了七年的時間才給印度第一個信徒受洗;傑生花了七年的時間才在緬甸得著第一個門徒;莫里森辛苦了七年才有第一個中國人轉向基督。莫法(Moffat)說他等了七年才看見聖靈運行在非洲的布加曼。理查(Henry Richard)在剛果勞苦了七年才在邦薩滿特卡有第一個信徒。」 神說話,賜下話語讓我們遵從 當禱告被提昇時,對己的關懷及需要就被暫時忘卻,對基督吸引有加,甚至淹沒我們全人。這時禱告就會非常迫切。據說馬丁路德禱告時:「他禱告敬虔的態度如同對神祈求,其大膽度又如與朋友交談一樣。」有人描寫格斯瑞(Guthrie)的禱告:「每一個字都可以裝滿一籮筐。」李文斯頓說布魯斯(Bruce)的禱告每句話都好像銳利的箭頭射到天上去。巴特(Richard Barter)的傳記告訴我們,當他集中精神禱告時,「展翅向天飛奔」。雷頓主教(Leighton)也有類似的情形,他的禱告如此迫切堅持,他的心靈在火焰中奔向神。享利.馬丁(Henry Martyn)在他日記上描述他為神國特別為印度分別一天禁食自卑。他領受了前所未有的驚人強大的禱告能力和喜樂,他寫道:「我的全人與神摔跤,我不知如何停止呼求祂成就祂的應許,主要的是懇求祂降下祂榮耀的權能。」 非洲中部的復興有多少不是因著李文斯頓禱告的功效?他在世沒有親眼看見復興的情景,神沒有讓他曉得基督教在這片黑暗的地土的進展。但他的日記記載著他孤寂的守望,晝夜的代求。他有生之日一直為非洲禱告,在他臨終時還爬下床來跪在那簡陋的茅舍地上,在禱告中他的靈即被提昇到神前。他的傳記作家告訴我們: 「他就在禱告時被主接去──在那樣敬虔的姿態下把自己的靈魂,以及他所愛的人交予他的救主,將他心愛的非洲和它的苦難,罪惡及不義交給那位為受壓制的人的伸冤者,失喪者的救贖主。」 慕安得烈在《代禱的事奉》呼召我們說: 哦,願任何事都不能阻擋你奉獻全身,單要作祭司的心志──不是別人的,乃是至高神的祭司!不配或不能的思想不必成為你的攔阻。 因為藉著寶血,那完美救贖的客觀力量會在你裏面作工:藉著聖靈,你必然會得著全然主觀的個人經驗──就是神聖的生命。寶血供應無窮的價值,使你的禱告蒙悅納;聖靈供應神聖的力量,教導你合主心意的禱告。 每位祭司都知道,他若按照聖所的律法獻上祭牲,就必蒙悅納;同樣因著寶血的遮蓋與聖靈的能力,你就有把握,知道奉主名所有祈禱的奇妙應許,都會在你身上實現。住在與大祭司合一的關係中,「凡你們所願意的,祈求就給你們成就」,你會有能力禱告,像義人的禱告一樣大有功效。你不但能參與教會為世界一般性的祈禱,也能在自己的範圍之內,作特別的祈禱──像祭司一樣,把周圍的情形帶到神面前,得到應允,再奉祂的名祝福。 來吧,弟兄姊妹,來作一名祭司,只要作祭司,全然作祭司。現在就尋求行在神面前,滿心知道自己被分別出來,作代禱的神聖事奉。能如此效法神子的形像,是真正有福的人。 摘自:《禱告的學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