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2023年 |
禱告與神的話語(續) 「幾年前,一名男子正在肯塔基州的荒野旅行。他帶著一大筆錢,配備精良的武器。有一天晚上他在一個原木房裏過夜,但是從這所房子來和去的人,那粗獷的外表,讓他很擔心。他早就累了但無法入睡。午夜時分,他聽到了狗的狂吠聲和有人進入小木屋的聲音。他透過房間木板的縫隙窺看,他看見一個陌生人手裏拿著一把槍,另一名男子坐在火爐前。旅行者得出結論,他們打算搶劫他,他開始準備保衛自己和他的財產。不久,新來那個人打開影印本聖經,大聲朗讀一章,然後跪下祈禱。旅行者消除了他的恐懼,放下他的左輪手槍,一直睡到天亮。這一切都是因為在小木屋裏的一本聖經,而它的主人是一個禱告的人。」 禱告是傳神的道成功的關鍵因素。保羅清楚地教導了他對帖撒羅尼迦人提出那個熟悉而緊迫的要求:「弟兄們,我還有話說:請你們為我們禱告,好叫主的道理快快行開(廣傳),得著榮耀(讚美及得勝)。」(帖後三1擴大聖經另譯) 禱告為神的道開闢了無阻礙地道路,並創造出有利於實現其目的氣氛。禱告將輪子放在神的道之下,並將翅膀賜給主的使者,「有永遠的福音要傳給住在地上的人,就是各國、各族、各方、各民。」(啟十四6)禱告大大幫助了主的道。 撒種的比喻是一個值得注意的宣教研究,顯示出不同的效果,並描述了聽者的多樣性。路旁聽話的人很多。這片土地,無論是聽道前的思想,還是祈禱,都是毫無準備的;結果,魔鬼很容易就把種子拿走了(這是神的話語),並消除所有良好的印象,使撒種者的工作徒勞無功。沒有人相信,如果聆聽者事先通過祈禱和默想來準備好他們心中的土地,那麼今天這麼多的播種就不會徒勞無功。 同樣地,在石頭及荊棘地上聆聽的人也是如此。儘管這個道在他們心中紮根並開始發芽,但所有的一切都失去了,主要是因為沒有祈禱、警醒或栽培的跟隨。良好土地的聽眾從播種中獲益,僅僅是因為他們的心思已經準備好接受種子,並且在聽到之後,他們通過祈禱培育了在心中播下的種子。所有這一切,都特別強調了這個引人注目比喻的結論:「有耳可聽的,就應當聽。」(太十三9)為了使我們留心所聽見的,就必須時常禱告。 我們必須相信神話語建立的基礎,是在禱告上,並且禱告讓它最終能完成。在以賽亞書中我們讀到: 「我口所出的話也必如此,決不徒然返回,卻要成就我所喜悅的,在我發它去成就的事上必然亨通。」(賽五十五11) 在第10節說到,神降雨露使種子發芽和成長,神也用自己的能力使祂的話成就。先知在以賽亞書第五十五章中鼓勵以色列人,要有信心領受神的應許。 在詩篇第十九篇中,在關於神話語的六個陳述中,大衛擴大了它。神話語轉變了靈魂,使智慧變得簡單,使心靈歡欣,照亮了眼睛,它是永遠長存的、是真實的、是公義的。神話語是完全的、確定的、正確的,及純潔的。在思想到神的道深層果效,包括它鑒察人內在本性及深層屬靈淨化,這一點也不足為奇了。詩篇作者在結束一段論述之後,他說:「誰能知道自己的錯失呢?」(詩十九12)然後按照這種方式祈禱:「願你赦免我隱而未現的過錯。求你攔阻僕人,不犯任意妄為的罪,不容這罪轄制我,我便完全,免犯大罪。耶和華我的磐石,我的救贖主啊,願我口中的言語、心裏的意念在你面前蒙悅納。」(詩十九12-14) 雅各認識到神的道的深層靈性,以及它固有的拯救能力之後,他告誡信徒說: 「所以,你們要脫去一切的污穢和盈餘的邪惡,存溫柔的心領受那所栽種的道,就是能救你們靈魂的道。」(雅一21) 彼得在描述神的道的拯救能力時,也是這樣說的: 「你們蒙了重生,不是由於能壞的種子,乃是由於不能壞的種子,是藉著神活潑常存的道。」(彼前一23) 不但如此,彼得不僅談到重生,而且藉由神那不能朽壞的道,他勸勉我們,要在恩典中成長,我們必須像新生的嬰孩一樣,渴望以「純淨的靈奶」為糧食。 (彼前二2) 然而,這並不是說,聖經中的字句,有任何拯救的功效。而是神的話語,被記住、被聖靈浸透才有功效。正如聖經的話語中有一種神聖的元素,同樣的神聖元素在一切真道傳道工作中,也同樣存在著,它能夠拯救和轉變靈魂。 祈禱必定會產生對神話語的愛慕,並使人們閱讀它。禱告引導人們順從神的話,並放在心中,這是一種無法形容的喜樂。祈禱的人和讀聖經的人是同一類人。聖經的神和禱告的神是一體的。神在聖經中對人說話;人在禱告中向神說話。一個人讀聖經以發現神的旨意;他祈禱,以便他能得到權力去做這件事。讀經和祈禱是那些努力認識神和取悅神的人的顯著特徵。 正如禱告一樣。愛聖經,讓人讀聖經,祈禱也會使男人和女人到神的家去,聽聖經的解說。去教會和聖經有著密切的關係,與其說是因為聖經告誡我們不要「停止聚會,好像那些停止慣了的人」,(來十25)但因為在神的家中,神所揀選的傳道人,向那些必死的人宣講他的道,解釋聖經,並將他們的教誨灌輸到他的聽從者身上。一位禱告的人必萌發一個決心,去實行它,並且不離開神的殿。 祈禱產生了一種去教會聚會的心,一顆愛教會的心,一種支持教會的精神。是禱告的人,把這事當作良心的事,參加傳道,喜愛讀經的人,他們用他們的影響力和手段來支持它。禱告高舉神的道,使神的道在那些全心誠懇呼求主名人的評價中,給予它卓越的地位。 禱告從聖經中汲取生命,在聖經的經文之外,沒有穩固立足之地。它的存在和性質取決於神在聖經中對人類的啟示。反過來,禱告高舉這同樣的啟示,使人轉向神的話語。禱告的本質,必要性和所有的理解性,都是以神的話語為基礎的。 詩篇一百十九篇是神話語的目錄。除了三、四個例外,每一節經文都包含一個詞,用來識別或定位神的話語。很多時候,這位作者開始哀求,多次祈禱,「求你將你的律例指教我」。神的話語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必要用神的光照來看見和明白其中所記載的奇妙的事,他熱切地祈禱: 「求你開我的眼睛,使我看出你律法中的奇妙。」(詩一一九18) 從這篇美妙詩篇的開頭到它的結尾,禱告和神的話語是交織在一起的。幾乎神話語的每一段,作者都被聖靈充滿。所以,在讚美詩中他對神話語的深層屬靈力量深信不疑,於是他作出了這一宣告: 「我將你的話藏在心裏,免得我得罪你。」(詩一一九11) 詩人在這裏找到了他的保護,使他免受犯罪之害。藉著把神的話藏在他心裏,讓他整個人被這道徹底浸透了,被完全地置於它良性和恩典的影響之下,使他能夠在地上來回行走,不受惡者的攻擊,同時還加強了防禦邪情惡慾的能力,以免在路上遊蕩。 此外,我們發現禱告的力量,可以創造對聖經真正的愛慕,並在人裏面放上一種自然的喜悅,使人享受神的話語,他呼喊:「我何等愛慕你的律法,終日不住地思想。」 (詩一一九97) 又說:「你的言語在我上膛何等甘美,在我口中比蜜更甜!」 (詩一一九103) 我們會愛好神的話語嗎?那就讓我們不斷地禱告吧。想要讀聖經的人一定不能--不要忘了祈禱。那個人可以這麼說:「他喜愛耶和華的律法」,那人也真能說:「我喜歡去禱告的地方」。沒有人愛聖經,不愛禱告;沒有人愛禱告,而不喜愛耶和華的律法。 我們的主是一個禱告的人,祂高舉了神的話,常引用聖經。在祂地上的生活中,耶穌守安息日,去會堂,讀神的話,並與他們一同禱告: 「耶穌來到拿撒勒,就是祂長大的地方。在安息日,照祂平常的規矩進了會堂,站起來要念聖經。」(路四16) 在這裏,讓我們說,沒有比讀聖經和隱密處的祈禱更重要的兩件事了;沒有比這兩件事更有助在恩典中成長;從基督徒的生活中獲得最大的快樂;在永恆平安的道路上建立一個人。忽視這些事情,預示著靈性的貧乏,失去喜樂、失去和平、精神枯乾,所有與精神生活相關的衰竭。 忽視這些事情會為叛教鋪平道路,並給予邪惡者一個機會,在他忽視的地方攻擊他。有規律的讀神的話語,及習慣性地在至高者的隱密處禱告,使他絕對不受靈魂敵人的攻擊,並保證他能藉著羔羊的力量得救及獲得最終的勝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