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
四月刊 | 一月刊

2022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21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20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19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18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17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四月刊 | 一月刊

2016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四月刊 | 一月刊

2015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四月刊 | 一月刊

2014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13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12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11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10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9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8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7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6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5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4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3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2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1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0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1999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1998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1997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1996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1995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1994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1993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1992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1991年
九月刊 | 七月刊 | 五月刊
三月刊 |
一月刊

1990年
十一月刊 | 九月刊 | 七月刊
五月刊 | 三月刊 | 一月刊

1989年
十一月刊 | 九月刊 | 七月刊
五月刊 | 三月刊 | 一月刊

1988年
十一月刊 | 九月刊 | 七月刊
|五月刊|三月刊 | 一月刊 |

1987年
十一月刊 | 九月刊 | 七月刊
五月刊

1986年
十一月刊 | 九月刊 | 七月刊
五月刊 | 三月刊 | 一月刊

1985年
十一月刊 | 九月刊 | 七月刊
五月刊 | 三月刊 | 一月刊

1984年
十一月刊 | 九月刊 | 七月刊
五月刊 | 三月刊 | 一月刊

1983年
十二月刊 | 十月刊 | 八月刊
六月刊 | 三月刊 | 一月刊

1982年
十二月刊 | 十一月刊 | 十月刊
九月刊 | 八月刊 | 七月刊 | 六月刊五月刊 | 四月刊 | 三月刊 | 二月刊 | 一月刊
1981年
十二月刊 |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未識之雲

  五十、純愛的意義;有人經歷安慰很少,有人卻經歷很多

  我盼望你能看見,為什麼全力貫注於意志,使它柔和地激發愛是多麼的重要。我的看法是這樣:是的,一方面應當敬重神的恩典,另一面,我們卻不應當太注重感官和心靈的歡愉和安慰,不論它是多麼高超,或多麼令人快活。如果臨到,便歡迎它,但不停留在其間,怕如此作會使人變為軟弱。

  請你相信我:長期住在溫柔的感受或喜樂的眼淚之中,會耗費你大量的精力。也有可能,你會因著這些安慰開始去愛神,而不是因神自己而愛神。若是經歷不到安慰,你就變成攪擾易怒,如此你便可以辨出自己究竟是否是為神而愛神了。倘真是如此,足見你的愛既不純潔,也不完全。當你有純正及完全的愛時,它能讓溫柔甜美的感情和眼淚,去滋養加強感官。但是,當神允許這些情況都失去時,仍不致被攪擾,他仍隨時在主裏喜樂。

  有些人常經歷到許多的安慰,另一些人卻僅偶而有之。乃是神以祂偉大的智慧來決定替每人安排了最好的。有些人的靈性情況,是如此地脆弱敏感,除非不斷地感到有一些小小屬靈安慰的扶持,他們在應付生活中內外諸仇敵,所加給的誘惑和痛苦時,就無力忍受。

  有些人身體虛弱,受不了嚴格的煉淨。主對待這些人寬宏慈愛,多用屬靈的安慰與眼淚去煉淨他們。也有一些人是靈性強壯的,與神的心和諧聯結,當他們恭敬地把自己奉獻給神時,就已經從其中得到足夠的安慰了;在感受不到其他小的安慰時,他們也能得著靈裏的滋養。至於這兩班人中哪一種更聖潔、更親近神?只有神知道,我真的不曉得。

  五十一、不可按字面去解釋屬靈的事,對「裏面」、「向上」兩詞,特別要認識 

  務要謙卑地信任你心中那完全之愛的攪動。當然,這裏所說的「心」,不是指肉體的而是指屬靈的「心」:即意志。注意:不可按字面的名詞來解釋我說的屬靈之事。請相信我的話:那些頭腦敏銳、想像豐富的人,會受虛榮心的引導,他們對我的話妄作解釋而陷於大錯。

  例如:我告訴過你,要盡量把心願向神隱藏。假如,我說的不是「隱藏」,而是要你向神「表達」,你或許就會按字面的意義「表達」得更認真。現在,你就明白,所謂刻意隱藏一件事,卻是把這件事更深地投擲於靈裏的深處。所以,我認為在明白具有屬靈意義的詞句時,必須非常小心,不讓字面的意義引入歧途才是。特別是對於「裏面」和「向上」兩詞更須小心。因為曾經發現在初學瞻仰的人中,有人因曲解這兩個詞的真意,反而受欺導致錯謬的事。我能憑自己和別人的經歷來證實這事。我認為你對這些陷阱有些認識是有益的。

  有一位剛棄絕世界,初來到神的學校中的年輕門徒,經過一段時間,在屬靈教師的指導下,花了一些時間作了禱告和悔改,自認已具備了條件,可以開始作瞻仰了。他曾聽別人談論此事,或可能自己找書唸過這些事。像這麼一位聽人說、或唸到「人要把他的官能收回到裏面」,或「要超越自己」這類言詞後,因著對內在生活的無知、情慾和好奇,便會完全誤解它的真實意義。

  當他裏面感到有一種隱秘超自然的好奇,便認定自己正蒙受瞻仰生活的恩典了。他因此而變成固持私見,當屬靈教師的看法,和他的看法不相同時,他就非常不耐煩。之後,他便開始在心中忖度,也向和他一樣愚拙的人說:沒有一人瞭解他。受著膽量和傲慢的煽動,他就離正道越走越遠;把謙卑的禱告和靈修的規範放棄得太早,自作主張開始瞻仰工夫,如果他如此堅持去作,必不能討神的喜悅,也不合乎人情。

  坦白地說:那是受了邪靈的引導和教唆,做出來的一些不自然的行為而已。這條道路是引導人,連身體與靈魂,進入死亡的隘徑,把人帶入錯亂病狂的歧途。然而受愚之人本身還不理會,仍狂喜著以為能憑自己的理智,集中心思能力只思念神,便能得著神。

  五十五、隨意定罪別人的人是被欺騙的

  人類的仇敵,也會運用另一種陰謀,去欺騙一些人。牠用鼓勵人遵守神誡命的熱心為名,鼓勵某些人想把別人心中的罪除掉。邪靈從不公開出面,用明顯的惡來引誘這些人。牠卻鼓勵他們以敬虔的監督者自居,像設立隱修院長監察隱修士一樣,監察看信徒生活的種種。他像是一位受到合法委派的長上,譴責別人的過錯。他認為他必須叱斥人,否則神的義怒會降到他的身上;他作這一切,自以為是出於神的愛和愛兄弟之心的催促。實際上他是在說謊,乃是地獄之火和幻想在他的頭腦中煽動作祟。

  下面所舉例子,來證實這件事,邪靈和天使都是沒有肉體的靈體,但,當神允許牠或天使,擅取一個形體和人接觸時,牠便選用一個能反映牠的使命性質的形體。這點我們可在聖經上發現。在新舊約聖經上我們都可以找到,當天使被差派作一項工作時,其形體和名字,都反映著他所肩負的屬靈的信息。同樣當邪靈取用人的形體時,那形體的某些特質,也反映出牠的計謀。

  另有一個特別的例子明顯地例證這事:是我由一些通秘術的人,和其他見過邪靈借人形顯現的人處得知的。魔鬼專門取用最適合牠用的形體。他們告訴我:當邪靈顯現時,牠通常只有一個又大又寬的鼻孔,牠把頭向後高昂,讓人一眼就可看見牠,那彷彿冒著地獄之火的頭腦。邪靈不可能有別的頭腦,牠能引誘人看見地獄就已經很滿足了,因為人類看過那景象就會永遠發狂了。(有經歷的通靈者,知道這點,所以他會謹慎戒防,免受危害。)

  由此你可以知道,當惡靈擅取一個形體時,你可以斷定這個形體,總是反映出牠的一些企圖。在我們已交通的「假熱心」的事上,牠用地獄之火點燃聽牠話的瞻仰者的幻想,使他們突然、鹵莽地,對別人妄加指責。他們自以為有權訓誡別人,而且經常是苛刻,而又時機不對、操之過急。

  這個毛病,說明這些人只有一個屬靈的鼻孔。人的鼻子原是分成兩孔,這暗示人在判斷一件事前,要能有屬靈的分辨能力:就是分辨善與惡,惡與更惡、善與更善。我在這裏用「頭腦」來指明屬靈的想像力,原來按照天然的想像力是居留且運作於頭腦之中的。

  六十、升天最高的、最確實的方法,是按著渴望而非按距離來衡量

  也許主耶穌升天的事,仍使你困惑。祂的肉身在門徒面前升天去了,也按著祂所應許的差來了聖靈;你認為這一切都指證在禱告中,應當按字面的意義,去明白「舉心向上」。確實我們都相信基督帶著肉身升到祂的父那裏去 但是讓我再說一遍,為什麼我們不應當按字面去誤解,容我用最明白的話來說,雖然我的解釋,可能還不是完全貼切。

  基督確實已升天,也從天上差來了聖靈,祂往上升,比向下降落,或朝左朝右移動更為自然。但除了向靈裏啟發「向上」的象徵價值,對於屬靈的實際而言,祂去哪一個方向,都是小事不重要的。原來在屬靈的領域中,說天在上或在下,在後面或在前面,在左或在右,都是一樣近的。去天上的途徑在於渴望。誰渴慕在天上,在靈中他便真的在那裏了。去天上的路途,是渴望的程度,而非按著空間的距離來衡量的。

  因此,保羅在書信中寫說:「現在我們的肉身雖在世上,我們確生活在天上了。」(腓三20另譯)其他的聖徒用不同的方法,實際上也說了同樣的事。他們都指出愛心和渴望構成了屬靈的生命。愛之所在,靈也必然同在,正如同在充滿生命的肉身內一樣。如此來講,對你是否感覺更有意義呢?為了達到天上,我們不必勉強我們的靈朝所有的方向去,因為經由愛心和渴望,我們早已住在那裏了。

  六十三、概述屬靈的感官;心思是人主要的領悟能力,它能明瞭其它的感官及它們的運作

  悟性(Reason)、意志(Will)、想像力(Imagination)和感覺(Feeling),是人類重要的運作能力,用它們來處理實際的資料。心思(Mind)是包含這四種感官的總稱;它收納來自不同感官的資料,加以分析並貯存。心思的職務,既然是和別的感官大不相同,與其說它去作工,不如說它去「瞭解」更為貼切。

  我稱人的某些感官為「主要的感官」,稱其它的感官為「次要的感官」,這不是說人的心思可以分割,只因為它們處理的資料,可分為兩大類。第一類,我稱它為「主要的」,那是和靈性有關的一切資料;第二類,我稱它為「次要的」,是包括與物質有關的各種東西。悟性與意志,這兩個主要感官,直接處理屬靈的事,它們能不受想像力和感覺的牽制而自主地運作。

  想像和感覺處理在當前的,或不在當前的,與物質有關連的東西。想像力和感覺居住在身體中,透過身體的五官作為媒體而運作。但是,悟性和意志,是自動自發地工作,而想像力和感覺必須借助於悟性和意志的輔助,才能完全地領會物質事物。沒有悟性和意志──主要感官的輔助,想像和感覺都不能瞭解物質事物的性質,各種「原因」,特徵和優秀(卓越)。

  綜合起來說:我們稱悟性和意志,為「主要的感官」,因為它們不隸屬於物質,它們能不受其他感官的牽制,在屬靈的領域中運作。想像和感覺,稱為「次要的感官」,因為它們處理有關物質的事物,乃是透過身體的五官作為媒體來工作。心思是一種主要的感官,它雖不直接處理實際得著的資料,卻在它裏面環繞著其他四種感官,用綜合的體認,去統一處理。下面將詳細解說。

  六十四、略談兩項主要感官的能力:悟性和意志;它們在墮落之前如何運作

  「悟性」是我們藉以辨別從善中辨出惡,從更善中辨出善,從最善中辨出較善的感官;或是另外一種情形:在惡中辨出善,從更惡中辨出惡,從最惡中辨出較惡的感官。人在犯罪之前,原是能夠自然而很容易地分辨善惡,但是如今悟性變成愚昧的乃是原罪造成的結果,除非受恩典的光照,不然,就弄錯是非善惡。因為人的心思同時採納了悟性和它認知的事物。

  在悟性判定了什麼是善以後,「意志」才帶著愛和渴望來前進傾向這個善,至終安息於它,並帶著滿足和喜樂,而且完全的的同意。在墮落之前,人沒有錯選和喜愛偽善的危險,因他原初被造是完整、正直的,而他所經歷的每一樣東西都是它真實的所是。那時,人的一切感官都是健全無疵的,他不會被任何感官矇蔽。可是現在狀況不同了,人若沒有恩典的輔助,就不能穩定地選擇善了。原罪已如此使他變成傷殘,使他成了盲目的,以致於很容易受外表的現象的欺騙,而去選擇那偽裝假善的惡。

  再者,心思又同時接納了意志和它所欲求的事物。(所以就更不清晰,無法分辨善惡了。)

  六十七、人對靈的運作能力一無所知,很容易導致瞻仰上的差錯;恩典如何使人改變得以聖潔

  親愛的主內朋友!看哪!原罪所留給我們的負擔,是何等的沉重。因此,我們對某些帶著屬靈意義的名詞並不明白,而且容易受騙何足奇怪?特別是我們對自己的各種感官,及其運作的情況都一無所知呢!

  當你的心思被許多物質的東西佔滿時,不論這些物質是多麼好,你必須瞭解你被身外之物佔滿,在自然界的系統中它是在你之下的物質界。有時你會專心地內省你的知覺有許多不可捉摸的變化,當你在自知及人性成全中有長進時,你的屬靈感官就主動影響你的靈性發展,使你養成一些好習慣,勝過一些壞習慣,以及改進你和別人相處的關係等等。到了這時,你是專注在你的裏面感覺時,你是站在與自己相等的地位中。

  但有時,你的心思不受任何物質與屬靈事物的纏累,卻完全專注於神的自己。這正是我在本書中所描述的瞻仰工夫。在這種時間裏你超越了自己,變成幾乎是神聖的,但仍在神之下。我說你已經超越了自己變成幾乎是神聖的,是因你藉恩典得著了按天然人本性所無法達到的地步。因為這種想要與神在靈中、在愛中合而為一的渴望,乃是神恩典的恩賜。

  幾乎神聖的,因著你和神聯合成為一,所以你可以被稱為是神聖的,聖經上確實是如此說。當然,你不是像神祂自己那樣的神聖;祂的天然屬性是神聖的,因祂無始無終永遠的存在,而你只是在時間中的某個時刻,從無有被創造出來。

  再者:神用祂愛的全能創造了你以後,你卻因著罪自甘墮落在比無有更不如的光景下,因著罪你不配得任何東西。但是滿有憐憫的神在恩典中慈愛地再創造你,使你在時間和永恒中藉著恩典與祂聯合成一,並且成聖如昔。然而,雖因著恩典你能與神聯合,你按天性卻仍是不如神的。

  親愛的朋友!你看懂了我所說的話嗎?任何人他不明白自己屬靈的感官,以及它們如何運作的人,是多麼容易去曲解那些有屬靈意義的話。為了避免這些危機,我才不敢對你說:「你要向神直接表達你所渴望的」,卻教你聰明地設法把所渴望的隱藏起來。因為我怕的正是你會按字面去瞭解,那原本應當按屬靈意義去解釋的。

摘自:未識之雲

回目錄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