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屬靈的家庭 

第一章 神對家庭的旨意
  一、基督徒對婚姻的認識
  二、屬靈家庭建立之原則
  三、夫婦箴言

第二章 建立屬靈的家庭
  一、基督是一家之主的實行
  二、家庭生活見證

第三章 培育兒女
  一、培育孩子
  二、訓練孩子
  三、如何培養敬虔的下一代

第四章 父母的見證
  一、戴德生的父母
  二、造就故事

三、如何培養敬虔的下一代

(一)前言:

  敬虔的下一代是教會的產業。如何得著蒙神悅納的兒女,本文見證的弟兄述說他的一點經驗。弟兄的整個家族三代都敬虔事主,他父親在憂患中數十年仍信守主道,弟兄的四個兒子媳婦都學有專長,人人敬畏主,其中也有蒙主呼召,放下一切,全職服事主,照顧群羊。以下是這位年長弟兄的見證。

  這題目非常嚴肅。在教育下一代方面,我們實在沒有做什麼。若是孩子們敬畏主,是因著主的大憐憫,為此我只有感謝和讚美。一個家跟一個家不一樣,一個孩子跟一個孩子也不一樣。我親眼看見有些父母不敬畏主,但孩子卻非常好,我只能說這是主親自做的奇妙事;也看到有些父母非常敬畏主,把一生都擺上,但孩子總不聽話,甚至有不好的見證。我們不能責怪弟兄或姊妹,只能心裡傷痛,為這個家禱告。一個家若是蒙恩,這是神做的,千萬不要把榮耀歸給人。我要感謝主,我生在一個敬畏主的家庭裡,從小就得著很大的益處,不知不覺的得到成全。敬畏神是非常重要的。小孩子從生下來到稍懂人事,這段時間是最重要的,也是最危險的。

  先人敬畏主

  一般父母總覺得,孩子小的時候可以自由發展,豈不知小孩就像幼樹苗,需要關心和照料。樹苗的成長,首要是不讓雜草把它吞了,再高一點,風一吹就容易折斷,最好的辦法就是把小木條插在旁邊,用細繩綁一綁,還要常常去看看繩子有沒有鬆脫,小狗有沒有在旁邊便溺,小孩子有沒有把小棍拔走。什麼事都會發生的,當你發現不妥,要趕緊再插上一根,再綁一綁,直到樹苗自己能站得穩,棍子就不需要了。

  在此看到一個原則,就是越是幼小的生命,越顯得稀罕和寶貴,在它待長的時候,越需要照顧。小小的樹苗,照顧兩個月就夠了;一株花苗,只要半個月;一根小草,可能一天也不用;可是小貓小狗,一直要照顧到能吃能跑,而人呢?還要照顧到裡面的生命(屬靈)長大。為所懷的胎禱告

  人以為嬰孩不懂說話,只會哭,不對,小嬰孩其實很懂事。記得妻子懷頭胎的時候,為著所懷的胎禱告,她說:「主阿!如果這個孩子是你賜給的,求你保守他到生出來,我願為他盡我當盡的一份。」等到胎動時,她就更加感謝讚美主,她說已經覺得生命成形在裡頭,她就把心願告訴主,並且喜歡搜集小孩子的畫片,掛在牆上。

  大孩子生在香港,是難產,差點兒出事情。我看著整個生產的過程,就迫切禱告,主憐憫了。及至生出來,我整個人像飛了起來,上班的時候,心裡老想著孩子。親戚朋友看見都歡喜,第一天第二天我盡往留產所跑,第三天醫生說可以出院了,真是開心!

  我們興高采烈地帶著孩子回家,進了房間,妻子就抱著孩子坐在床上,我在旁邊看,突然怎麼地上有水了,我就奇怪,一看,原來妻子在哭,「怎麼搞的,哭什麼?」她說,我們怎麼養這個孩子呢?這一下我也回到現實來了,心想對呀,不但有了孩子,還要養啊。

  頭一課──由主來負責

  那時的香港薪水很低,付了房租勉強夠生活。而一個孩子是一個半大人的生活費,怪不得妻子要掉眼淚,我也難過得哭了起來,「那怎麼辦?」「那就禱告吧!」「阿們。」

  她把孩子放在床上,我們倆轉過身來,跪在床前,對著孩子,向主禱告,將感覺告訴主:「主阿,你這們愛我們,賜給我們一個孩子,現在我們遇到問題了,賺的薪水不夠,怎麼養活這個孩子呢?」妻子禱告,我也禱告,禱告到末了,當我們說主啊!我們怎麼養活這個孩子的時候,主就提醒我們:「這不是你們的孩子,這是我的孩子。」

  我不知道怎麼會是他的孩子,但我有個感覺:「主啊,是你的孩子,對了,現在才對了。」我跟妻子說:「感謝主,這是主的孩子。」的確是主的孩子,我們是主的工人,是替主來養這孩子。我倆就禱告,將這孩子的責任卸給主,你說傻不傻呢?

  但這是最大的拯救,我們學到了,我倆立即讚美主,說:「主啊!讚美你,這是你的孩子,你不過是托付我們的。主啊!謝謝你,根本就不用擔心,你的孩子你養嘛,我們用不著擔心。」我們就站起來,抱著小寶寶跳起來。感謝主,是主的孩子給我們養,是主養他!不求人,只求神!

  這是心理作用嗎?是自己騙自己嗎?我當時沒有分析,我倆只是歡喜的說:「感謝主,既是主的孩子,主會養,我不管了。」

  但到了月底,現實擺在眼前,我說:「主啊,是你的孩子,你要養。」我們沒有和任何人提到有難處,或是寫信給我父親說,你現在有個大孫子了,我的力量夠不上啦。你第一次作祖父啦,你看怎麼辦……,我們沒有作這些,也沒有向任何人提起,只信主既說是他的孩子,你也就要負責。

  到發薪水時,還是那麼少,很好,先付了再算吧,給孩子買這個買那個。繼續在主面前禱告說,「主啊,你的孩子,你知道怎麼辦。」

  過了大約半個月,突然工廠的董事長叫我去,對我說:「聽說你有了個孩子,你的工作我們很滿意,工廠方面預備給點幫助。」於是我感謝主,向他說謝謝。他說:「以後你的薪水就加上這個數目。」我高興得不得了。回家對妻子說:「你看,我們沒有要什們,工廠給我加了薪水,主負責養他的孩子了。」這是我們學到的第一個功課。

  先禱告後餵奶

  孩子開始長大,我注意到內子一件事很是寶貴,就是當孩子哭著要吃奶的時候,她不是立刻給他吃,她先禱告說:「主啊!這是你的孩子,現在要吃奶,你祝福這些奶,叫孩子得到益,祝福他的胃口,阿們!」跟著才餵奶。

  我心裡想,你跟主說他的孩子怎樣怎樣,這個他不懂嗎?以後不論是睡覺啦,洗澡啦,蓋被子啦,她都說:「好了,你吃飽該睡覺了,禱告吧。」跟著帶著他禱告。你說,剛生下來幾天,跟他講,帶他禱告?我越來越覺得雖不是迷信,總是太過份了。但妙得很,滿月後,小孩子嘩嘩大哭的時候,妻子都對他說:「你哭什們,要先禱告。」她就禱告說:「主啊,謝謝你,你給他胃口這麼好,剛剛吃了一會兒又餓了。」

  禱告的時候,奇怪,孩子不哭了,安安靜靜地等待,那麼奇怪!他懂!若禱告完了,發現忘記熄火,或者忘了拿圍涎,再去拿的時候,他又哭起來了。每次總是跟他禱告完了才喂奶,他也能安靜等候,知道是禱告的時間不可以哭。弟兄姊妹,你不信的話可以試試。

  給孩子一顆敬畏的心

  孩子再長大一點,兩三個月了,更不得了,他會假哭,還未到吃奶時候他哭什麼?媽媽在,他就哭,媽媽走開,他的頭就轉向一邊,等聽到有聲音靠近又假哭起來。

  別看小孩子不懂事,他們很精靈,怎麼辦呢?我們要給他一顆敬畏的心。這麼小的孩子,你要向他守信用,絕不可騙他,你最好照著他習慣的時間,為他準備,否則就會抗議。剛生下來他們耳朵有判斷力;長大一點,眼睛會判斷,再大一點,就用腦子判斷了。要把握時機,教孩子們學習敬畏神。敬畏就是在你生活中每一細節裡,教他能以神為大。

  比方說:小孩在兩歲左右特別會吵鬧,當他看見我們夫妻倆在讀聖經,立刻就安靜下來,不作聲了。要給他知道父母讀聖經不是小事情,若是嘩嘩大叫,一定要受對付。我將聖經擺在床上,他爬著玩,碰到了聖經,我會輕輕地打他的手,別的可以玩,聖經絕不可亂搞,以後他就不敢碰了。所以我的大孩子從來沒有撕過聖經一角,他很知道自己的分寸。

  要讓孩子認識神,父母首先要有敬畏的心。孩子大約一、兩個月,就抱著他去聚會,對他說不要哭不要哭,他就不哭了。有位作護士長的姊妹,她就奇怪,說完全不知道你抱著孩子在這裡,這麼多人在聚會中唱詩,他怎麼一點聲音也沒有。我第二個孩子也是這樣,以後我就看到他們從小就學會什麼是他們的範圍。教他,讓他知道。或者輕輕打一下,他就會明白,當然有些時候要重重的對付一下。

  不可驕傲

  有時神也藉孩子對付我們的驕傲。

  有一次我們說自己的孩子好,「你看今天某某的孩子,在聚會中不聽話,他媽媽罵他,他就坐在地上又哭又搓腳,越罵他越哭得大聲,感謝主。我們的孩子還沒有一個坐在地上哭的。」說話不到兩天,我第二個孩子受了一點點責備,就立刻坐在地上,又搓腳又哭。我說:「主啊,我的報應來得這們快!」一想起這個,我就沒有資格批評人,都是主你的憐憫。

  其次也要教孩子知道自己是有界限的,這個界限就是父母在家中的權柄。要帶孩子無論在家裡,或到聚會的地方,都知道要謹慎小心,絕不大聲吵鬧,不亂跑亂跳。有事情相告,在聚會中不敢直接跑進來,要悄悄地從旁邊走進來,靠近媽媽或者爸爸細聲的說。如果作父母的自己進到聚會地方就是嘩啦嘩啦,隨隨便便的,孩子一定跟你一模一樣。

  記得我們在北方的時候,聚會的地方是不可以談天的,談天都是在外頭。一進門大家都是規規矩矩、安安靜靜的。有人責備這是宗教,其實不,這乃是敬畏主的表現。要小孩子從小就養成敬畏的心,不是給他看一個像,也不是看一個十字架,而是要他知道這裡是敬拜主的地方,要有敬畏的心,這樣對他一生都有益處。作父母的在家裡就是榜樣,小孩子很容易模仿大人的一舉一動,你一不小心,他就學會了。

  孩子是父母的鏡子

  記得多年以前我們全家回來香港,在一個聚會裡,我的大孩子站起來交通,我也坐在那裡。很多人只認識我,不認識我的孩子,但一看見我的孩子,就說這是馬弟兄的孩子嘛,他的說話,他的手勢跟父親一模一樣。聚會完大家就來找我說,我一看那個孩子就知道你在這裡。

  你看,也沒開訓練班,他就是在日常生活中看著我便學會了。還有一次聚會的時候,我隱隱聽到弟兄姊妹在那裡朝著我笑,原來我這麼站,大孩子也這麼站;我這樣禱告,他也這樣禱告;等一會我的腳往前伸開,他的腳也伸開了,弟兄姊妹都注意到,笑得不可開交。聚會完了以後,他們說真是可愛,你禱告抓抓頭,他也抓抓頭,我禱告時怎樣,他也怎樣;所以你要小心,你若有挖鼻孔的習慣,孩子也會跟你啦!

  若是你有一個孩子,就有兩隻眼睛看住你,要是有兩個孩子,就有四隻眼睛,這不是開玩笑。我承認有些時候實在虧欠,有時妻子作的菜太鹹了,或者味道不合適,我就不高興,說這麼好的材料作成這樣,就推開一邊,妻子難過得不得了,說你就勉強吃了吧,我說這怎麼勉強得來!

  有一次我們去旅行,我叫了個菜,等端上來,大孩子向媽媽說:「媽媽,這個菜不能吃。」你說什麼?他說這個菜不能吃。這麼小的年紀怎麼學會找麻煩,什麼好吃不好吃的。我心裡難過起來,為什麼學得一模一樣。我說:「主啊,真可怕。」以後在餐廳裡,有些菜的味道不好,我絕不說不好吃,立刻拿起筷子吃。如果我說味道不對,孩子都把筷子放下不動,那我怎麼辦呢?我就吃,我用另一種說法,說這個菜真好吃,真好吃,就吃下去,你們不要隨便多吃呀,是媽媽特別給我做的,他們就趕快的搶著吃。

  但孩子們不傻,第二次我再來這一套,他們只是看看我,用筷子夾一點來嘗嘗,不吃了。他們知道我作假宣傳。所以你不要說孩子傻,他們很明白,就是你肚子裡的詭計也知道。你跟朋友說話,隨便說一句話,他們都聽進去。

  說話要小心

  有一次孩子在讀書,他媽媽在旁邊輕輕地說:我忘了,不知是怎麼回事……。孩子連忙插嘴說,我知道是怎麼一回事。把我們都給嚇壞了,你看他們的耳朵專聽閒話,他讀書的時候把耳朵拉到你嘴邊,什麼他都聽見,所以父母在家中不可以隨便。有時隨便打了一個眼色,他們就猜出你的意思,你隨便說一句話,他們就學會了,知道爸爸這句話的意思,下一次就如法泡製。你也不能打他,如果你打他,他會說:你昨天不是這樣說的嗎?你說我什麼時候說過,他會說,是那一天你跟某某講的!

  神替你養,父母要親自來教

  所以你在主面前的責任重大,你不要向主說,「主啊!我沒有責任,我的孩子你沒有替我管好,孩子是你的嘛,你沒有管好是你的錯呀。」不錯,孩子是神替你養,但教育孩子是你的事,最後主要向你討賬,你要跟神結賬。你種的你就會收,你不能說我隨隨便便做一件事便做了。不是的,當你種的時候,必須想到,將來有一天它會結果子,所以你要看準,在你孩子身上,從小種的是什麼。

  怎麼種呢?除了神的話是種子,你的榜樣也是最好的種子。種的是閒話,收的就是死亡,將來還有許多麻煩和難處。

  先有榜樣,後有主的話

  不錯,「敬畏耶和華是智慧的開端」,孩子的智慧,不少是從耶和華來的,但也因著你是個好榜樣。因為你在家裡就代表天父,這個代表天父的榜樣作得好,你再將主的話讀給他聽,他就有敬畏的心來聽。因為他只認識你,你是他的父親,當他對你滿了信心、尊敬,這個時候,你再將天父的話告訴他,說「我們的父,就是天父,也是你的父。」他就懂了,就聽進去了。

  若你是一個酗酒的父親,回家後,小孩跑到你面前,你說滾開,小孩子說爸爸買顆糖給我吃,你一個巴掌打過去。等一會兒,你吃飽喝足了,叫孩子過來說:「孩子,你要聽我的話,也要聽天父的話。」孩子會想:幹嘛要聽天父?天父是不是跟你一樣?小孩子不認識甚麼叫天父,他所認識的父,就是他生身的父,生身的父在他小小的心靈裡是代表父和父的權柄,你這榜樣顯得尊貴,你再對孩子說天父比我還大,他就生出敬畏的心。好比馬太福音第七章十一節:「你們雖然不好,尚且知道拿好東西給兒女,何況你們在天上的父……。」這是說你這個父親,對著你的兒女,跟天父在地位上是一樣的。

  另外在以賽亞書第四十九章十五節:「婦人焉能忘記他吃奶的嬰孩……,即或有忘記的,我卻不忘記你。」說明天父的心也像奶孩子的母親。所以在家裡,你這個作父親的、作母親的,都是活生生代表了我們的天父。你的一舉一動向著父神,給你兒女應有一個對的、積極的印象。

  如果你代表錯了,給孩子不良的印象,你再讀天父的話給他聽,他連你的話也不願聽了;一個父親已經吃不消了,再來一個天父,比你還大,比你還厲害,還凶,那還受得了!不可欺哄孩子

  現代科技和資訊的新發明,使得孩子比什麼都聰明,他們的理解力不得了,所以欺哄不得。

  有一天,我小孫子做錯了事情,他媽媽打他,問他,你做錯了沒有,他說,錯了。伸出手來打了三下,他就哭個不停。他媽媽說,哭什麼?他哭著說,你打得不公道嘛。媽媽覺得怪了說,你做錯了事,打你怎麼不公道呀?孩子說因為我這個手做錯,你打了另一個手呀。

  我聽了這個,幾乎嚇壞了,他若作律師不得了呀,我說:「主啊,我真是恐懼戰兢,我對著這個孫子要好小心,若被他捉到毛病,就不得了。」

  再一點,要培養孩子敬畏的心,當然是藉著認識神的話。但也不是死板的坐下來教,要懂得在生活中一切小節上隨時施教。請留意申命記說的話:「我今日所吩咐你的話,都要記在心上;也要殷勤教訓你的兒女。無論你坐在家裡、行在路上、躺下、起來,都要談論。也要繫在手上為記號,戴在額上為經文。又要寫在你房屋的門框上,並你的城門上。」(申六6-9)

  在繁忙的現代生活中,無法時常安靜下來教孩子。你坐在家裡、行在路上、躺下、起來,都是教養他們的機會,這個忙亂的世界那有機會給你時常坐下談論呢?所以你坐在家裡時談,走路時談,你躺下、起來時談,吃飯時談,玩耍時談,要把握機會,隨時將主的話種在他心裡,並且也把神的信實、神的愛告訴他,在他面前作榜樣,這樣他的一生必受用不盡。

  千萬要守信用

  守信也是父母在兒女面前最基本的操守,否則就失去了孩子。你對他說的話要千萬記住,一就是一,二就是二。你說出口一定要作得到的,否則就不要說,更不要說過份的話,若你說過份的話,就是不敬畏神;你不敬畏神,他也不尊重你。神要興起環境來考驗你,叫你在孩子面前羞愧。

  有時候我們自知錯了,寧願向孩子們認錯,也不要說我作爸媽的怎麼可以向你認錯!爸媽若肯向孩子認錯,你們在他們的心中就更受尊重,因為他知道認錯是最不容易的事情。

  記得在巴西南方住的時候,有一天,我的大孩子、二孩子和我侄兒一起玩,做了不好的事情,用石頭打碎了鄰居的玻璃,揪了鄰居的狗的耳朵,人家就來告狀。我當然查問是誰幹的,他們回答沒有做。不可能嘛,石頭不會自己跳到玻璃上去,狗不會無故嘩嘩叫呀,一定是他們做的。

  全體跪下,流淚認罪

  但沒有一個承認,我就和大兒子說:「你是哥哥帶著他們一起玩,現在我找不到是誰幹的,那責任在你,現在,你說錯了沒?」答說:「錯了」,問:「那麼你要挨罰,打多少下?」他說打五十下。

  這下我給嚇壞了,因為通常打兩三下已經不得了,這次他自己說打五十下。我很為難,但他的話說出來,我就要執行,他說五十下我不能只打五下,那怎麼辦呢?我相信這件事多半不是大兒子做的,我心裡很難過,說:「好吧,伸出手來。」我就認真的打了五下,再換另一隻手,打到第十二下,他抱著手,嗚咽著說:「我以後不敢了!……」我難過得差點兒掉下淚來。突然那兩個孩子,一個是我二兒子,一個是我侄兒,跑上來抱著我的腿,一個叫爸爸,一個叫大伯,他們哭著說:「哎呀,不要打了,不是他呀,是我們做的,對不起,你打我們啦,不要打哥哥呀!」我看著他們,心裡又難過,又歡喜。感謝主,我趕快對大兒子說:「對你不起了,你為他們挨了打。」我又向那兩個小孩說:「看哪,你們多狠心。」這時大家就掉下淚來,兩個小孩說,「打我啦,打我啦,不要再打他了。」

  藉孩子看見自己的錯處

  好,我說你們既然認錯了,還要向神認罪。我就帶著他們一塊兒進入房間禱告。結果呢,大的認罪,老二認罪,侄兒也認罪,我也認罪,大家一起認罪流淚,感謝主!

  我們現在不一定用體罰,好多時候禱告更有用。從那次以後,我就不用體罰,我第三個、第四個孩子差不多都沒有挨過打。但我感覺最寶貴的、最可以實行的,就是當孩子錯的時候,我在主面前先認自己的罪,或者和他一塊跪下,然後在主面前說:「今天有這樣的事情發生,主阿,這個是錯的,我知道孩子有錯,但是主要藉著孩子給我看見我的罪和我的錯,主阿,赦免我!」我常流著淚在主面前認罪。流著淚認罪的時候,稍一停頓,孩子就會跟上去禱告:「主阿,是我得罪了你,是我犯了罪,主阿,赦免我!我再不敢這樣了。」你看多美,比打更好。

(二)

  前言:家庭中的禱告,是產生敬虔下一代的主要原因。本文見證的年長弟兄因為一家有凡事禱告的習慣,危難有賴。在幾次危急之中看見神的真實,全家動了敬畏之心。

  「敬畏耶和華的,大有倚靠;他的兒女,也有避難所。敬畏耶和華,就是生命的泉源,可以使人離開死亡的網羅。」(箴十四26-27)

  許多時候,我們要為孩子付禱告的代價,在這一點上,我和妻子非常同心。無論對孩子的看法怎樣不一致,但是一回到家,妻子告訴我怎麼一回事,我就立刻執行作父親的責任。完了以後,我倆就跪下一同禱告,總是把孩子從小擺在禱告中。等到孩子結了婚,為人父母的是不是就不用再為他們禱告了呢?恰巧相反,要禱告得更多!還要加上媳婦呢!等他們生了孩子,你還要為孫子禱告,所以禱告愈來愈長。你一旦把這個責任接到身上,一生都拿不掉,一直到你見主,或是主再來的時候都拿不掉。

  代禱的責任是一生之久

  這些禱告都不會白費的,你為他們付上膝蓋和眼淚,在主面前都算得數,主都把這些祝福澆灌在你子孫身上。

  家庭裡要有禱告的生活。盼望弟兄姊妹們看禱告比一切教養的方法還重要。作父母的細節你可以忘記,在管教的事上沒智慧、沒有經驗都不怕,但禱告的生活要天天實行,時時實行。早上起來見孩子一醒就跟他說:「好啦,小寶寶醒了,我們禱告禱告啦!」不一定要閉上眼睛或跪下,你就跟他說:「讚美主,昨晚你睡得好,沒有哭,這麼乖呀。讚美主,你看太陽出來了,這麼好的空氣啊!」就這樣禱告。睡覺時、吃飯時都跟他禱告,從小就學,他不會忘記的。到了兩歲開始說話了,就可以開口禱告。你就教他生病時要禱告,病好了要謝謝主;有難處要告訴主,有好吃的要先謝謝主;在學校得獎賞和受罰都要告訴主,總之大大小小事情都需要禱告。

  為孩子付上膝頭的代價

  容我作幾個關於禱告的見證。我的大孩子還是幾個月大的時候,一次我們帶他去太平山玩,臨出門我們作了個禱告,延遲了片刻。走的時候,樓下鄰居的小孩想跟我們一起去,他媽媽怕孩子增添我們的麻煩,就不准。可是我們禱告了,覺得可以帶他去。

  到了山上,我妻子推著嬰兒車,我們一面走一面交通,很有意思。突然妻子看見我肩頭上有條大毛蟲,她趕緊說,「不要動,不要動!」就拿了孩子的尿布,想把毛蟲打下去,正打的時候,那嬰兒車直向下坡衝去,速度很快。妻子喊著,「我的孩子,我的孩子!」說著飛快地跑過去。我看見這情景,也不知所措。

  太平山沿山的斜坡,為了讓雨水可以往下流,在築路時就作成向旁邊傾斜。這時嬰兒車不但向下滑行,而且向旁邊,就是往山沿直駛。我也急得開始跑,正在千鈞一髮間,見鄰居的小孩已跑在我們前頭,他趕上那車子,緊緊地抓住,大叫:「我捉住了,我捉住了。」我嚇得一身汗,只差一秒鐘,車子就要翻到下面去了,而那些地方都插著尖尖的樹枝!回頭來想,弟兄姊妹,因著那個出門前的禱告,主實在憐憫了。若不是帶了這個小朋友去,我的大孩子一定死了。這是我們一次厲害的經歷,以後更不敢隨便,一定凡事先告訴神。

  求雨忘了讚美

  還有一次我在巴西的農場,好一段時間沒有雨水,孩子又吵吵鬧鬧的,我就告訴他們:「不要吵鬧了,農場現在沒有雨,前途很危險,你們要好好為這事禱告啊,不單爸爸媽媽禱告,你們也需要告訴神。」他們有禱告的習慣,就到房間裡去祈求,感謝主!不到一個禮拜就下雨了。大家很歡喜,但我們忘了感謝主,也忘了告訴孩子,主已聽了全家人的呼求。

  過了些日子,見孩子在那裡禱告,我就問他們現在禱告甚麼?他們說,我們禱告求主下雨啊。其實那時雨早已連續下太多了,我們正在納悶為甚麼雨總是不停。聽孩子這麼一說,我想真是傻氣,就說:「早就下過雨了,應該求說不要下了。」小孩又乖乖地說好,就求不要下雨。那時他們只有十歲、八歲,我覺得是我們的虧欠。要是我們帶著孩子感謝主,他們就知道主已聽了我們的禱告,就不會再求雨了。這也給我們學了家庭禱告的功課。

  爺爺快出來

  另有一件事是為著我父母從中國大陸出來與我們團聚,天天禱告。禱告了幾年,孩子也禱告,早晚禱告,吃飯也禱告,求主憐憫,使爺爺奶奶快出來與我們團聚。

  有一天我們剛禱告完,兒子從房間裡拿了一張相片出來,說:「爸爸媽媽,我們禱告了這麼久,怎麼爺爺奶奶還不從這裡出來呢?」他以為我們說的出來是從相片裡出來!所以每逢禱告完了,就去看一看相片,總是不出來。禱告了這麼長久了,為何不管用!

  我們大人也應該問一問,為甚麼主不聽我們的禱告呢?為甚麼還沒有出來呢?你看孩子都深深地感覺到了,禱告這麼久了,應該從相片出來啊。別說孩子傻,他們的信心真大!這證明如果真是教他們禱告,孩子是非常單純和認真的。

  學習直接求問主

  還有就是孩子大了,有一次說,「爸爸,有出電影是教育片,我們想去看好不好?」那時兩個大的兒子已經十歲、十二歲,快要受浸了。我說:「這個不需要問我,你們有主嘛,你們問主吧!」我沒說甚麼,因為最重要的不是該不該看電影,該不該作這作那,而是要藉凡事幫助孩子到神面前去學習祈求,不是甚麼事都由父母代他們判斷。

  半個鐘頭後,他們說禱告完了,都覺不平安,就沒有去。我實在感謝主,我也不是不耐煩地說叫他們禱告,我是非常和善地說:「主會告訴你們怎樣決定。」按我的感覺,他們一定會去的,因為年紀輕禱告應該不會有多少感覺,但至少讓他們學會了問一問主。孩子第一次問主可能沒有感覺,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遲早會有感覺的。那一次他們的定規使我非常得安慰,因為他們又直接從主學了一課。

  等他們初中快畢業,應該升高中,到別的城市讀書。我告訴他們,在那最後的一年,我要看看他們如果沒有父母在一起,能不能獨立靠主生活,是否在主面前有見證。還要看甚麼事情主帶領了他們,最好是不用爸爸媽媽告訴他們怎樣做。感謝主,在最後一年學習以後,他們實在做到這一點,有裡面的感覺,知道主怎樣帶領他們經過事情,也在我們面前作了見證,我就說你們可以出外讀書了。主也保守了他們,讀完了高中、大學,在大都市裡不但沒有失落,並且主藉他們和另外兩位青年人,在讀大學那個城裡帶人得救,興起了教會。直到今天,教會還蒙主祝福,主也祝福他們在教會裡的事奉,因為他們都是從小學會了怎樣求問神,怎樣過禱告的生活。

  危難有賴

  多年前,內子一直盼望第二個孩子受浸,那時教會在聖保羅,離我們住的地方大約一千二百公里。那次我沒有去,妻子帶著兩個孩子,拖著一個,抱著一個出生不久的,還有另一位弟兄的孩子,四個人坐公車去。出門之前我禱告,將他們交託給主,求主保守,這是我們的習慣。

  汽車開出一個鐘頭,就出了事。內子後來告訴我說,她在翻車前,感到有點不對勁;那時本來是第二個孩子抱著小弟弟,但當妻子醒來發現車子四輪朝天時,她站在車的天花板上,手裡抱著孩子,但孩子本來不是她抱的。這時她記起來了,當車子開始翻轉時,她覺得不對就一手把孩子搶過來,緊緊地抱著。車身翻了幾個觔斗,她只有點皮外傷,兩個孩子都沒有受傷,同行那個孩子也沒受傷。車裡三十多個乘客,除了七、八個人沒受傷外,其他的人都受了傷,有些傷勢還很嚴重呢!但是內子怎可能翻了幾翻而不受傷呢?就算是個皮球,也要受點損呀,是主保守了。之後公司又派了輛車,說誰還有膽量去聖保羅?妻子又去了,主保守他們平安到達。

  當孩子們長大了,有了自己的家,他們也學會帶著他們的家來禱告。幾年之前,我的大孩子剛從美國回巴西,他將工作辭去,全時間事奉主。事奉的擔子很重,有一次鄰城有特別聚會,離他住的地方有三百公里,所以一定要早一點趕到,真忙得不得了。(去特別聚會帶著全家,得把孩子預備好,也把車子預備好,時間非常倉促。)

  車禍中看見神的保守

  那天晚上有交通聚會,他得全速開車趕三百公里的山路。行前帶著全家好好地禱告:「主啊!時間很短,我們在路上求你保守……。」巴西的公路有許多地方不夠水準,在一個轉彎的地方,按他在美國的駕駛經驗可以用某個速度,但是在那裡原來不可以,於是整輛車飛了出去,下面大約有二十至三十公尺深,車子一直向下滾,全車人都昏了過去。

  等醒過來,車子好好地坐在地上,再看看,沒人受傷,孩子在車往下掉的時候,一直呼求:「主啊,主啊!」我兒子是近視眼,到處找他的眼鏡,眼鏡當然飛脫了。糟糕,這下怎麼翻譯?怎麼看聖經?而最迫切的是怎麼從車子裡出來!車門卡住了,完全不能開,他們就在黑暗裡摸啊摸的,摸到前面擋風玻璃那裡,發現甚麼都沒有了!沒有玻璃,也沒有玻璃碎片,大家很容易就爬了出去。過了些時候,大家再回到出事地點,帶著手電筒去找眼鏡,發現那塊擋風玻璃好像被人卸下來似地躺在車旁,一點也沒有碎!你看奇妙不奇妙,玻璃沒有碎,人也沒有受傷,只是眼鏡不見了,奇妙不奇妙!

  看看主的手就動了敬畏之心

  包妙的事在後頭。那天晚上的聚會因下大雨而取消了。第二天早上聚會,兒子把他的聖經包拿起來,裡面有詩歌、聖經,還有他的眼鏡。咦!怎麼眼鏡竟然在聖經包裡,誰把眼鏡放在這包包裡的?而且是兩個眼鏡腳好好地折起來,就像剛從鼻樑上拿下來放進去似的。原來巴西開車的是在左邊,他妻子坐在右邊,聖經包在姊妹的腳邊,必定是車子翻轉的時候,眼鏡掉進聖經袋裡去了。

  他們就在聚會中見證主的憐憫,這眼鏡就是見證!是主的手放進去的。真是奇妙,眼睛沒有傷,車窗沒有破,眼鏡沒有碎,而且還好好地放在包包裡,若不是在包包裡就早已踩碎了。直到今天對我們來說這仍是個謎!

  上面幾個見證告訴弟兄姊妹,你禱告了,主就在凡事上負責。你想想孩子若從小就親眼看見主的作為,知道禱告主一定有果效,知道凡事告訴主主就會負責,主是聽禱告的主,這樣他長大以後,一定會禱告,也會帶他的家禱告。自然他們就過禱告的生活,這樣子的生活下一代難得不敬畏神啊!

  弟兄姊妹,不是說這樣的家庭就完全了,其實一樣有虧欠、有軟弱,孩子的家庭也有軟弱虧欠,但是主總是帶領我們,靠著祂的憐憫過敬虔的生活。起步時是神同著我們過生活,在學校裡禱告,在事業上禱告,在教會聖徒生活裡禱告,日久成為習慣。不是用盡氣力來養育敬虔的後代,不是你我的力量,是主讓他們長出來的。在我家裡神這麼作,在我孩子的家裡神這麼作,在你的家裡神也會這麼作。我敢保證,只要你向著主真心,把你的心願在禱告中天天告訴主,主就為你成全,你負責你的心願,成事卻在乎主。阿們!

(三)

  一位年長弟兄分享多年帶領孩子到神面前的經驗。

  假若你有幾個孩子,切記先教好頭一個。我在大兒子身上下了更多功夫,感謝主,他從小敬畏主。教好第一個,第二個和第三個就跟著學會了。就像羊一樣,你先把頭羊牧好了,其他的便跟著來。若頭羊亂蹦亂跳,那就麻煩了。

  互相尊重,平等相待

  多年來我和孩子在神面前是平等的。因為為人父母的在神面前也需要接受評核。誰來評核呢?神可能藉孩子來指出你的錯來。不要對孩子說:「你說什麼?你是誰?」絕對不要這樣作,否則他嘴裡不說,但心裡知道,還不如給他自由,讓他來告訴你,當他敢指出你的錯時,他就沒有一樣事不能告訴你了。

  孩子因著看到父母敬畏神,就會親愛長輩,也感到父母是他們的榮耀。你接受他給你的勸告,他反而更尊重你,因為知道父母比他更有勇氣。因著你的榜樣,他也就敢在尊貴、卑賤的人面前認錯,這樣的人,無論在神的家、在自己的家,在學校、在社會都有益處。

  切忌溺愛

  家庭是愛的生活。愛子之心,天下父母都一樣,但卻不是溺愛。溺愛就是他想怎麼都由他去作、去得著。要趁小孩年幼時校正他的人生觀,就如小樹苗一樣。傳道書裡有一句很寶貴的話:「貧窮而有智慧的少年人,勝過年老不肯納諫的愚昧王。」

  王是富足的,但卻不肯接受勸告,就怎麼也趕不上這少年人。王的智慧是什麼呢?便是肯接受別人話語的評核。若自以為是,以為我是王,這世界、財富、地位、生死都在我手中,但卻有一個弱點──不聽人的話,一切便完了。許多古代的王子,自幼受過度溺愛,長大了就任意而行,老年便成昏君。

眼目不要放在物質上

  教養孩子不要只把眼睛放在物質上,不要夫妻兩悄悄地說:「你知道嗎?我今天聽見某某人發大財了,兒女穿得好、吃得好,有幾輛車,房子怎麼怎麼。我們也要再拚一拚,再賺一些。」你若是這樣說,便把孩子帶偏了。若是丈夫說:「賺錢是他的事,但主給我們的,是豐豐富富的。有衣有食就當知足。」孩子聽見,心想,不錯呀,爸爸說得很好,如此他便學會了。要把孩子帶到正路上,寧可貧窮點,但要使他有智慧。

  在兒女身上學功課

  主應許我們尋找的就尋見。該如何培養敬虔的後代,也是必須先求神。

  要天天交託在主手中,仰望他的憐憫、恩典。神在我們身上有他的旨意,叫我們天天走十字架的道路。這樣的功課在哪裡學呢?最好的地方就是在家裡。神常藉兒女來使父母學功課,所以不要說孩子不聽話,錯都在他們身上,很多時候剛好相反。

  有位姊妹曾作見證說,姊妹們常向她抱怨,說孩子毛病多多,不聽話,不誠實,脾氣暴躁……,我禱告這麼久,主仍不聽。姊妹就說,孩子不聽話、不誠實,其實很可能是你不聽話、不誠實。你要先在主面前認罪,孩子就是你的鏡子。一位姊妹聽了就照著去行,主就光照,說孩子偷錢是因為作母親的不老實,剋扣丈夫的奉獻款,留下一部分買東西自己用。她偷神的錢,孩子偷她的錢……,她就向丈夫認罪,向神補回虧欠,不久孩子也不再偷了!

  可見很多時候父母因著沒有敬虔的生活,反而要在孩子身上學功課。

  以弗所書第六章四節說「你們作父母的,不要惹兒女的氣,只要照著主的教訓和警戒養育他們。」注意在這裡的「不要惹兒女的氣」,一般總是作兒女的惹父母的氣,這裡卻是叫父母別惹兒女的氣,尤其父親,什麼時候行使父親的權柄,什麼時候就易惹氣。至於作媽媽的,通常是有求必應,要是孩子纏著她,她會說「可惜你爸爸不給你,我是願意給你的……」,於是替孩子求情,爸爸拒絕了,孩子就生氣了。

  父母必須一致

  父母看法必須一致,不能有兩個原則、兩個定規,否則孩子會利用這個矛盾。比方說爸爸責備了孩子,孩子跑到媽媽跟前訴苦,媽媽很不滿意地說,哎呀,小孩子不懂事,你責罵他幹嗎?是不是你自己在外面受了氣,回來把氣出到孩子身上?再一面哄著孩子說,可憐的小寶寶呀……,久而久之,孩子發現媽媽原來不同意爸爸的作法,下次等爸爸一開口,孩子馬上就跑到媽媽身邊躲起來,母親成了孩子的保護傘了。

  孩子再大一點跟爸爸要錢,爸爸不肯,他就跟媽媽借,屢借不還,他會欺騙說爸爸太忙,我沒有見到他,你借給我吧。媽媽總是心軟,好了,拿去吧,你上次借的還未還呢?最後孩子有錢花,爸爸還不知是怎麼一回事。

  若是夫妻倆有原則的話,媽媽會說,對不起,家裡管賬的是爸爸,我都要跟他要呢!這樣孩子就不會兩邊要錢,你也不會一管孩子就惹孩子的氣。

  尊重孩子的小天地

  夫妻之間要彼此尊重,孩子與父母之間也要彼此尊重。有一天我到小孫女的房間,拿了玩具玩了玩,順手把它放回去。孫女放學回來,就問誰動過她的玩具了,最後就找我興師問罪,她說,「爺爺不是說過,東西要放在一定的地方,為什麼爺爺拿了,就不放回原來的地方呢?」

  那次給她捉到,把我羞死了。這本來是我教她的,她現在來對付我了,真是糟糕!孩子也講理,她生氣了,會不痛快。

  所以你不可以隨便到孩子房間裡去,拉開他的抽屜,翻他的日記、信件。絕對不要,不要干犯他的小天地,也不要憑己意替他佈置佈置,這樣你愛他反而傷害了他,他會永記在心上。

  若是父母作錯了,一定要向兒女認錯,說:「對不起,你放心,我再也不動你的東西了,不小心做了這件事,對不起……。」這對他是很大的幫助,以後他也會學你的榜樣,做錯了事就不會硬著心錯到底。

  到老不偏離

  傳道書十一章說,「少年人哪,你在幼年時當快樂。」年輕人很喜歡讀這裡。阿們,主的話真寶貴,真太好了,「看你眼所愛看的」。哎呀,我可以隨便做這做那啦!但是你再念下去,「卻要知道,為這一切的事,神必審問你。你趁著年幼,衰敗的日子尚未來到,就是你所說,我毫無喜樂的那些年日未曾臨近之先,當記念造你的主。」這樣教你不必打他罵他,孩子就有敬畏的心。

  「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離。」(箴二十二6)內子和我都能見證這句話,孩子年紀小時你教他怎麼走,他很容易接受。到長大以後,他的同學會譏笑他,「哎呀,這麼大了,還聽媽媽的話,一點也不成熟,你看我們,男子漢大丈夫,說做就做,還要問爸爸媽媽!要不要奶瓶呀?」孩子氣了,就要和同學們一起去胡鬧了,但你不要以為他上了當,他會因為主的話藏在心裡而對罪惡的事有不平安,越走越不平安,最終還是會對朋友說,「你說我不成熟就不成熟,算了吧,我還是不跟你去胡鬧了。」

  不可無法無天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要自小學習的。有很多教育家給孩子太多的自由,讓孩子隨便發展,不想限制他智能的發育。其實倘若智育發達了,卻無法無天,對社會、對家庭、對教會、對父母有益處嗎?

  當然父母也要教導孩子做人。孩子到人家裡去,不可以隨便到人房間鑽來鑽去,試想你家裡來了個朋友,帶著孩子,大人在談話,孩子就在你家穿梭般地跑來跑去,你跟朋友講話時,你的心就隨著孩子飛,你的耳朵就張開聽,撲通一聲,就知道發生什麼事情了。他媽媽還說放心吧,他在家裡已經習慣了!你問小寶寶要不要吃糖?一會兒,沙發上,桌子上,凳子上都是巧克力漿,你看著心裡痛,眼淚往肚裡吞,還要裝笑,說吃呀,吃呀,多多地吃呀。他媽媽也說沒關係,在家他能把一包都吃了。你願意你的孩子也這樣嗎?

  教孩子認識權利與義務

  教孩子凡事有個範圍,不應該侵犯別人的自由。有權利也有義務,不盡義務就沒資格享受權利。這樣他就會尊重人了,不會掏你的袋子,撕你的聖經,因知道是爸爸的東西,媽媽的袋子,不可以隨便動的;知道這是汽車的鑰匙,這是鎖大門的,這是……不可以玩。要不然他把家裡的鑰匙全堆在一起當玩具,又送給鄰居的孩子當記念,弄得天翻地覆!

  管教不一定是打,要先盡案母的義務去教導他,如此你才有權柄責備他。孩子錯了,不要一開始便打罵,要先勸他,每一天每一點來教,一旦教導以後,就記住你已經教給他了,他再犯,你就有權來責備他,說:你知不知道主話說不要這樣呢?你記不記得爸說的話呢?

  接著第三次他又犯了,你說,「孩子啊!你犯得太多了,你想想你怎樣傷爸爸的心,你知道爸爸不願意打你,但現在你犯了第三次了,我上次不是告訴你,第三次我要罰你嗎?」「沒有,沒有,」孩子戰兢地說。你再跟著說,「對了,我忘了說,好,這次饒了你,現在告訴你,下次再犯同樣的錯,不要等爸爸找你,你自己拿棍子來找我。」

  這很有效,過了不多幾天又犯錯了,他真的拿著棍子來,很羞愧地說又犯錯了,「那你為什麼再犯呀!」「我忘了,」「那你覺得錯了嗎?」「我覺得錯了,我玩了才想起來。」「好,你說你悔改,我不罰你,拿回去吧,」我還親親他,再給他一塊糖吃,說「好了,下次絕對不要犯了,再犯就要受罰。」

  教子女的輕重很難量,只好每次求主給我們智慧。

  帶著愛的感覺

  禱告的時候也不要說,主啊,你怎麼給我個不聽話的孩子。主不喜歡這樣的禱告,主會說,「你就是那個不聽話的孩子。」最好是和孩子一同向主說,「主啊,是因為我不聽話,孩子才不聽話,我們都作錯了事,求你責罰。」孩子聽了這個禱告,他心裡一定有所感動,你再叫他禱告,他的禱告一定從心裡發出來,不會裝假。一禱告神就開啟他的心,很硬的孩子也會掉下淚來,「主啊,我真是對不起爸爸,對不起你,我再也不這樣作了。」你聽他禱告就知道他真悔改了。

  孩子在受教過程中,若只感到受罰,不感到有愛,效果就低,也不會服。「愛」是為你將來使用權柄鋪路的,你付出多少愛,就能使用多少權柄。

  試想爸爸整天喝酒,媽媽整天打牌,孩子的鞋襪都穿了孔,到孩子做錯的時候罵他,哪裡管用,因他知道爸媽沒有愛。所以我們在主面前要非常謹慎,愛是家庭的基礎。

  輕重主次要分清

  父母一定要有原則性,這個原則更必須讓孩子知道。

  孩子犯了錯,不能光從表面來責備。比如打破了古董花瓶,就罵他,「簡直太可惡,古董值一萬五千美金呢,我要打死你!」不要這樣,可能是你自己把花瓶放在不當的地方,小孩子跑來跑去碰倒了,責任可能在我們這邊。又比如你發現他偷走小東西,你就不以為意,不值錢的東西也算不上是偷,那就錯了。不在於東西的大小,乃在於他的行為,隨便拿人東西比打碎古董嚴重得多。這就是原則!你要告訴他什麼是偷,一針一線,只要是沒經過對方同意就拿了的,就是偷!要分清楚哪些是大原則,那些是小枝節。

  若孩子為了小錯不肯認罪,他所受的罰就要比做大錯而肯悔改所受的更重。不是小錯可以隨便得到赦免,大錯就難得赦免,他若能悔改,一樣都能得到赦免。他知道你的原則後,今後做人不會犯原則性的錯誤。

  恩義兩全

  總結來說,判斷事情更要求主給智慧,知道如何平衡公義和恩典。如果神整天只以公義待我們,我們還能活得了嗎?平時神對我們那一面更多呢?是公義呢,是恩典呢?你可以數一數。教導孩子也是一理,盡量有恩典,也要有公義,如果孩子不知道有公義,他就放肆了。許多時候要解決大問題,你就要禱告,「主啊!我沒有這個經歷,我不知道怎麼辦。」等清楚主的帶領,然後再向孩子說話,你再罰他,再帶他禱告,結果必定比用棍子打來得更為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