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心論 哈列斯比

第一章 什麼是良心

第二章 良心如何盡其職務

第三章 良心的審判

第四章 墜落而陷入罪中之的良心

第五章 良心與上帝的道

第六章 良心的醒悟

第七章 良心與我們的「舊人」

第八章 良心與恩典

第九章 良心與信仰

第十章 新人與良心

第十一章 良心的敗壞和死亡

第十二章 良心的生長和成熟


第十二章 良心的生長和成熟

  「但命令的總歸就是愛,這愛是從清潔的心,和無虧的良心。無偽的信心生出來的」(提摩太前書一章五節)。

在前幾章中曾說過。良心不是一件機械,而是活潑的實體,也能夠生長發展。我們在上面已經討論了良心的生長和發展。為要明白良心是甚麼,並如何運行起見,在討論時也已經看到良心的生長是由於明白上帝的旨意。

  不論個人明白上帝的旨意或多或少,良心的樣式總是相同的;但其內容卻與這知識有非常的關係。若他的知識很淺,良心就能准人去作與上帝旨意相反的事。因這原故,一個外教人本著良心去報殺父之仇。但在另一方面,良心卻禁止他們去作本身無害的事,如吃肉等。

在此我們可以注意保羅在哥林多前書八章和十章所說「那些軟弱的人」,他們的良心不准他們吃那祭偶像之肉,雖然這些肉實質上和平常市上賣的肉一樣,他們以為吃了這肉,就是間接與外教人拜假神的事有分。(林前八章七節;十章二十五節),保羅在這裡本著福音來說明這肉和別的肉並沒有甚麼分別,「凡物本沒有不潔淨的」,(羅十四章十四節),但另一方面保羅也說那些剛強之人的良心也是不對,他們本於福音的自由,看明這肉是可吃的,就更進一步要充分的應用這自由,而不受那些軟弱的人屬律法之眼光的攔阻,如保羅在哥林多前書十章二廿九節所說,「我這自由為甚麼被別人的良心論斷呢」?

  所以保羅論到這等「剛強的人」說:他們對於祭偶像之肉的看法是對的,但對於基督的自由卻看錯了。他們錯用了這自由,自己去吃那祭偶像的肉,就給那軟弱的弟兄放下了絆腳石,使他們也去吃肉,但是卻存著有虧的良心,於是他們的良心就「污穢了」(林前八章七節)。保羅又說,若他們繼續這樣去行,就必沉淪(八章十一節),因為「凡不出於信心的都是罪」(羅十四章二十三節)。所以保羅勸勉那些「剛強的人」,要暫且撇棄他們的自由,免得使那些軼弱弟兄的良心跌倒。

  在這裏我也要略略提到那過於審慎或說神經衰弱的良心。這等人,連一件很小的事,或是一句很不重要的話,也足以使他良心不安,甚至忍受不住。這情形一開始發生,以後也每天接踵而來,使他們不斷的在靈性的煩惱掙扎之中。他們的良心越久越煩惱昏亂,結果就影響整個的人格,甚至不久就連善惡也不能分別了。漸漸的他們連話也不敢說了,因為他們為著動輒得咎,末了連活著也是害怕的。

  這種神經衰弱的良心,在信徒靈程發展的各時期中都有,特別是在那些青年和少有經驗的基督徒中。其原因多是因為他們缺少對於上帝旨意的瞭解。更可注意,他們不但對於上帝明顯之旨意的細節不甚瞭解,連對於那中心的思想也不澈底明白。他們多想到誡命的外表。而不想到心靈的態度。他們不明白上帝所注意的乃是心中的動機,而不是表面的言行。

  他們能為極小的事感覺很大的不安。如在經過別人的樹林時,折了根枯枝做手杖就以為是做了賊,除非去對樹林的主人認錯,心裏就不會平安。又如他們說了甚麼話,後來卻從別處發現所說的不十分真確,就以為這是犯了撒謊的罪,感覺很大的苦惱,除非對人承認了這罪,就不會平安。

  這種病態的良心就是在年長的及經驗較深的信徒中有時也可以遇見。這種情形常是一種疾病的結果,或是由於心理的及生理的不安定所致。若在老年人中有這樣的情形,則是由於動脈管變硬所致。神經衰弱的人自然也容易有這種良心。這等人必須在神經安靜的時候,良心才能正常運行。根據這些例子,我們就知道,要醫治靈性的病,必須同時也醫身體的病。

不過有時連在年紀較高經驗豐富的信徒中,也有人雖然在心理和生理上沒有甚麼顯明的病態,還是有這等不安的良心。對於這等人,我們可以說也乃是受了絕望的試探。

  一個信徒這樣被疑惑攻擊下,並失落了與恩典的來往,就覺得全部的靈性生活失了平衡,一切靈性上的事都成為虛空而無價值的。他先前的靈性經驗和眼光,現在似乎是與他無益的。根本重要事和無關緊要的事都混為一談而分不清楚了。

  在這時上帝就要教訓他,使他知道自己在道德和靈性各方面是何等的軟弱無力。這時,一個信徒遇見特別的困難,因他不能依靠自己的良心,就多去依靠別人的良心。他無論見了誰都談到自己所感覺困難的事,但因為旁人的意見不能與他盡同,他就更加猶疑。

  我對於這等人的勸告乃是這樣,他們只要到一個屬靈的有豐富經驗和智慧人面前互相討論,此外再不要和任何人去商量。只要多和這樣的人坦白交談,請他用上帝的道和基督徒老成的經驗來向你講解明白並請他給你宣告赦免,這樣你就可以得到上帝對於赦罪明顯的宣告,就是你眼下所不敢相信的。

    若你得到了一位有愛心聰明靈性堅固的指導者,就能藉著他的幫助和代禱漸漸使你從煩惱的阻礙中得到釋放,並再得到一個良好健全的良心。

  我們普通可以說信徒良心之內容的發展,是與他藉著聖道而明白之上帝的旨意相並行的。上面所提的一些例子足以顯明信徒不單需要知識,更是需要智慧。這種智慧就是我們把基督的教訓在實際生活中應用出來。

  所以良心的發展根本是由於信徒是否生活在上帝的道中,特別是論到上帝旨意的道中,他越發喜愛上帝的旨意就越容易正當的瞭解這旨意,並在全部生活中實行出來。

  現在我們要研究決定我們良心發展之實際的因素,就是意志。在前一章中我們曾提到意志對於良心的敗壞有何等大的關係,現在我們要看意志在良心的生長和發展上所佔的地位。首先我們要注意,如以上所說良心按著本姓說來,它的命令是對我們的意志而發的,而意志對這命令所持的態度就能決定良心的發展。

  若我們不攔阻良心說話,良心就無虧(徒二十四章十六節),這是大有裨益的。但單單如此還不能算是發展,不過表示良心沒有受損害而已。只是我們不箝制它的口,反而讓他時常警戒並判斷我們。到這地步,我們再不故意去干涉良心的工作了。聖經所說的那清潔的良心(提後一章三節),就是指著這事說的。我們不准甚麼外來的事干涉良心的運行和工作,既不努力抵抗它,也不用甚麼詭計去躲避它。

  但這並不要說只有那無罪的人才有清潔無虧的良心,雖然我們受引誘而干犯了良心的警戒,我們的良心卻仍是清潔無虧的,只要我們在違背之後,仍准它警告我們,承認它向我們所說的一切話都是真理,並甘心再去服從良心的吩咐,也求上帝賜恩幫助我們專心與我們所犯的那件罪交戰。

  當一個錯誤失敗的信徒不單同意於良心的責備,情願屈服在良心的判斷之上,更是追求良心的判斷,這時,一個清潔的良心就彰顯出來了。因此他多多祈禱,特意要良心有充分機會向他說話,他清楚地覺得每天必須省察自己,特別省察自己言行的動機。雖然他在言行為上自己找不到甚麼錯處,但還是知道有虛假潛入了他的動機之內

  良心就是按上述的情形發展並得以堅固。成就這事有幾個方法:

良心的發展第一步就是靈敏。連一件很小的事與上帝旨意相衝突,它就煩惱不安。良心這種健全的感覺與前面所論病態的感覺是大不相同的。人能分別這兩種感覺是由於他藉著良心得到分辨重要與不重要之事的能幹,並且他藉著良心就得到一種知識,看重心中的動機重於外面的行動。但證明這感覺是否健全,最好的證據乃是這感覺成了人與上帝密切之生活所不可少的一部分。也可說是成了人與上帝在愛中聯合的一部分,並保守這聯合成為聖潔。

  一個靈敏的良心是信徒最寶貴的保障,能幫助信徒免去許多的跌倒和錯誤,就是那些鈍之良心所不肯警告他們的。一個靈敏的良心就造成謹慎的基督徒。這等基督徒,多次因苦的經驗,就學會明白他們本來邪惡的情慾是如何容易因與別人的罪相接觸就再發出來。因此,他們一舉一動都非常審慎,並竭力躲避那以前曾使他跌倒犯罪的環境。因此,很多人認這等信徒是心胸窄狹,趨於極端的。但他們對這批評毫不注意。在他們看,存無虧的良心與上帝和好,是比世上任何事物都重要的。

  這等信徒覺得他們在悔改以前和悔改以後因有虧之良心所受的痛若已經足夠了,有虧之良心在他們和上帝的關係中所產生的不安,他們再不能忍受了。無論遭遇甚麼困難,他們決意要與上帝有坦然無懼的來往。那時時刻刻在一切事上警告他使他能躲避那喪失平安之感的,就是靈敏的良心,他們在一切的生活中都是勇往直前,毫無彎曲妥協的傾向。他們無論是買是賣,無論是為自己作工或為旁人作工,都是一樣的憑著良心。他們或者不多說話,但因為他們在生活中效法基督,就能影響別人的良心。比演說家的效力更大。只有這等信徒才能感動那些未悔改的人,使他們尊重基督教。這個尊重的心乃是接受基督之道到良心中所必須的條件,在我看,這等信徒乃是我們今日所特別急需的。

  一個遲鈍的良心產生懈怠的基督徒。大概說來他們並沒有甚麼虛假,反而多半是信實,熱心,克己的基督徒。但可惜太懈怠了。他們很少注意到自己本性中的危險,因而多次不知不覺陷入一些不幸的事中,不但妨害他們自己的信徒生活,也影響教會一般的名譽。

  他們經手錢財,或者不能說有甚麼明明舞弊的地方,但有時你覺得他們的態度不很正常。在他們男女的來往中,也不能指出有甚麼不道德的事,但有時叫你感覺他們的情形不很合式。他們好像粗造的衣服,走到哪裡也要粘上些草芥灰塵。這等人最需要的是一個靈敏的良心來警告他們躲避免險,並幫助他們勝過那常陷他們於過犯中的引誘。上帝賜給我們抵抗拭探之最好的保障就是這靈敏的良心,從各種試探的性質上可以證這話是真實確切的。

  試探的本身有一種魔力使人迷惑昏亂。它激動我們的欲望和情感。於是我們就看這件不可作的事比世上任何別的事都重要些。試探敗壞我們在道德和理智上的判斷力,在平常很明達事理的人,到了受試探的片刻,竟能作出全然意料不到的糊塗事。有的事使他後來終身後悔。試探能麻醉我們的意志,我們有很多的好志向一遇見試探的烈火就如蠟溶化了。這一切試探的工作都是因為我們不遠離它。試探好似蒙藥,若我們與它接近,就不知不覺的失去了抵抗的力量。

  靈敏的良心真是我們最好的保障,它能在我們向試探屈伏之先就早已警告我們。反之,那遲鈍的良心直等到危險臨到的時候才叫我們注意,然而已是太遲了。

  靈敏的良心也是有權力的。我們的意志越多服從良心的呼聲,這聲音就越剛強有力,並越能管轄我們的意志,結果就使我們的鬥爭漸漸減少,不論是在抵抗罪惡或遵行良善等方面。所以一個順從良心的基督徒,能免去許多長久激烈的鬥爭,就是那些不順從良心之人所天天經驗的。他們心靈中天天鬥爭,因為他們的良心太軟弱,不能約束他們聰明的計劃,或愛好娛樂的心。這等良心猶如一個不會管理的教員,他所照管的兒童必因先生沒有威嚴就作出種種犯罪的行動來,因而先生就得浪費許多精力,用去大半時間僅為維持秩序。反之,先生若能在教室中表現出有權力的態度來,使學生望之生敬畏之心,則這些頑皮兒童必要變成順從的學生。

  一個靈敏有權力的良心,給信徒的外部生活指明一個清楚確定的標準,並使他們內部的生活免掉許多浪費精神無益的鬥爭。

  一個順從良心的信徒其生長發展有如下面所說的:

第一,這等信徒有一個特點,就是他時常覺得需要良心的指導。無論受利誘或威嚇總不讓自己與良心相衝突。

  第二,一個聽從良心的信徒要漸漸把全部生活都照著上帝之道所啟示的放在良心的管轄之下。他再不像外教人那樣把人生分成聖潔與世俗兩部分。他要讓良心來判斷他一切所行的,這樣,他的良心就幫助他完全生活在上帝面前。他的日常生活升到了一個新境地,他的日常生活直接說來就是天天虔誠事奉上帝,正如經上所說:「無論作甚麼,或說話,或行事,都要奉耶穌的名,藉著祂感謝父上帝」(西三章十七節)。「所以你們或吃或喝。無論作甚麼,都要為榮耀上帝而行」(林前十章三十一節)。這樣他就實行了那真正的「日常生活的基督徒」。

  那些不完全聽從良心的信徒就正在這事上失敗了。他看他在地上的使命只是為世俗的,他只想到如何不犯國法,此外再沒有甚麼高尚的目的。但正是因此,連他在地上的使命也成了大試探。若他為別人作工,就易於懶惰,疏忽,不按著良心去作。若他作自己的事,就易於自私自利,貪得無饜,將自己葬在地上的財產中。

  反之,一個聽從良心的信徒因把每天的大小工作都帶到良心並上帝之道的光照之下,就歡喜快樂,他的志願就是在作每一件地上工作的時候如同在上帝面前工作一樣。他明白他在地上所作的每一件事都是服事上帝。

  有很多人,特別是青年人,常常對自己的職務不滿意、他們常是「這山望著那山高」,他們無論在心中或外面總是切望向前進。這等人中有許名是無論在甚麼地位上也不會滿意.總覺得眼下所操的職業是叫他們太受委屈了。又有些人他們的天才和興趣與眼下所作的工作不相宜,因為他們多次竭力要擺脫現在的職務而找合宜的工作,這種情形完全是自然的,也是很正當的。在我們提到良心這一方面的時候,我也願意趁機對這等親愛的前進的青年盡一點忠告。

  我坦然無懼的祈求上帝領導你們找到那最合宜的工作。你們也要盡力去找到這樣的工作,上帝要你們能盡所有的天才,但你們也要特別記得耶穌的話說:「你在不多的事上有忠心,我要把許多事派你管理」(太二十五章二十一節)。許多常想改換職業的人忘了這節聖經,因此就在他們眼下的職務中犯了罪——第一是忘恩負義,其次就是不忠心。在工作的時候,輕忽隨便,並且一點不顧及他們的良心,更進而為自己辯護說,這乃是因為工作不相宜,這樣行其必然的結果就是他們自己攔阻了前進的路。別人對他們也缺少信任而沒有勇氣去提拔他們,更可怕的是連上帝也不願提拔他們。

  若是人在工作上盡忠聽從良心,他的情形就另是一個樣子,他有上帝的應許說他一定能向前進,如聖經上說:「我要把許多事派你管理」。青年人若定意順著這個生活的標準走,他就能望見前面一個成功並快樂的生活,不論他外表的進步是快或是慢,他首先要在工作上感覺滿意,凡盡忠可靠的人都能從工作中得到快樂。照樣,人雖有作某種工作的天分,若他輕忽懈怠,就一定不能從工作中得到快樂。

  再者,因他忠心去工作就必得到旁人的欽佩信任和敬重,未了,主也因他得著榮耀,並因此引導他的同工歸主。如耶穌所說的:世人要因「看見他的好行為,就歸榮耀給在天上的父」。無疑的,旁人因我們對每日的本分忠心盡職而起的敬重和贊賞,比對於我們的甚麼善行而起的敬重要大的多。

  今日我們國中有許多信主的青年,他們有工作的志願,也有一定的目的,若這些青年都能看見基督徒每日忠心度生活的重要,並把這事當作工作計劃中的先務。我們全國信徒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就必受到不能磨滅的影響,基督教的工作也必得到非常的光景。

  末了我要說明一個靈敏而有權力的良心是合等重要。非有這良心,我們在上帝面前隱秘的生活就不能成功並且快樂。

  第一,一個靈敏的良心要催逼我們去尋求基督的十字架。我們要看到並覺得罪是實際的,只有十字架是我們每日最寶貴的避難所。我們有了這良心,並在基督的十字架底下,才能在上帝的恩典中度豐滿的生活。上帝那無限的恩典周圍環繞我們,並要進入我們生活裡面,「看哪,我站在門外叩門,若有聽見我聲音就開門的,我要進到他那裏去,我與他他與我一向坐席」(啟三章二十節)。

  第二,一個靈敏的良心要催逼我們去尋求與主密切的來往。一個靈敏的良心能為一點很小的錯誤而責備我們,除非在上帝面前痛悔承認,心中就不會得到平安。這樣,我們的日常生活就成為與上帝不能間斷的,在靜默中的交往。我的靈魂藉著這良心的幫助就領我與上帝有密切的相交。

  第三,一個靈敏的良心藉著我們和上帝圓滿不斷的和好使我們能接受上帝所賜出人意外的平安,(腓四章七節)。連舊約時代的先知也明白這事,如以賽亞說:「甚願你素來聽從我的命令,你的平安就如河水,你的公義就如海浪」(賽四十八章,十八節)。我們說到在無虧的良心中與上帝和好,就是指著這樣的情形。

  不過有時候人雖沒有這無虧的良心,而在上帝面前仍能有平安,因為聖經上所說在上帝面前的平安比我們平常所說的意義更深。我們平常所想到的是我們對於上帝的關係怎樣,特別是指著我們與上帝相交中,心靈上所得到的安寧,和平,並喜樂。但聖經上首先說到上帝對於我們的關係,就是祂起先是把忿怒加在我們身上,現在卻與我們和好了,羅馬五章一節就是這個意思。在這個和好的關係中,不論我們的心靈中是否安靜,只要我們仍舊為上帝的兒女,就必在這關係中有分。由此看來,基督徒連在靈性軟弱有時候也有上帝的平安,只要他心中沒有詭詐。

  一個遲鈍的良心只能領人和上帝有部分的和好,結果這樣的人不能在上帝的恩典中得到安息,上帝的靈反而使他的心中不安,為的是要將他從靈性的迷沉中喚醒過來,因此,聖靈不能與他的心同證他是上帝的兒子,也不能使罪人的心中像兒女一樣的呼叫阿爸父(羅八章十五節)。

  反之,一個受靈敏良心勉勵的人天天在上帝面前算帳,在無虧的良心中經驗出上帝的平安,這平安聖經上稱為:「存清潔的良心,固守真道的奧祕」(提前三章九節),因此,他的生活無論對上帝或對人都是平安的,「自然的」。

  這等信徒內心的生活漸漸的在外面,就是在面貌,態度和交往上也顯出一種坦白自然的樣子。他不知不覺就顯出誠懇高貴的態度,也就自然使人景仰效法。

  由以上所說的看來,我們由於事實的證明可以確信,使人之所以為人的只有良心。(完)